在西安,望长安
在西安,望长安
8世纪的某一天,一队粟特商人自撒马尔罕出发,他们这次的旅途在空间上跨越两千多公里,在时间上花费一年之久。他们风尘仆仆,却目光炯炯,因为他们终于将见到盛唐,见到长安。
时至今日,依然有无数人来到西安,探寻盛唐光影。大唐的生命力,在长安任意定格的时间切片中踊跃,是卯时朝臣眼中的包容帝国,是午时热闹集市背后的鲜活王都,是酉时远郊园林中的极乐盛宴。
包容的帝国
卯时,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唐玄宗着衮冕临轩,文臣武将、列国使臣立于殿外,等候向皇帝敬酒拜贺。这样的时刻大唐已见了多回,它已习惯了容纳万千。
唐朝杂糅着游牧民族与中原传统文化,这就使得它的包容是刻在骨子里的。之后国力日渐强盛,随着丝绸之路的再次疏通,无数的商人、僧侣、学生来到大唐土地,伴随他们而来的,是迥异于中原的他国文化。唐之包容,就在于毫无顾忌地吸收、转换着这些文化。
来到大唐土地上的外国人,可以做官,可以经商,可以科考,可以通婚。康谦就是一个典型,他本是撒马尔罕的一位商人,逆袭成为了鸿胪(lú)卿,这是一个相当于今天外交部部长的职位。像康谦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新罗的崔致远,大食的李彦升……据统计,晚唐时当朝六位宰相中,有五位出身胡人。
得益于发达的交通,东都洛阳蜂拥的商队踏起地上的烟尘,“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cuì)腥膻满咸洛”。南方的扬州借着运河,商贾云集,市井相连。西南的成都靠着发达的手工业,富有程度仅次于扬州,时称“扬一益二”。继续往南,“江湖之远”的广州,面朝大海,货通天下,无数海外客商云集于此,偏远的小城变成了东方大港。
些融合着西域风格的金银器,花纹稀奇,引人注目。融合不是单向的,大唐的文明也不断向四周弥散,茶叶、丝绸、瓷器、铜镜,代表着大唐气象远销海外。扬州毡帽,畅销至“一帽难求”;扬州铜镜,成为送人佳品;成都的麻纸成为纸张中的上品,以至于官府的四部之书皆用益州麻纸;还有邢州的白瓷、越州的青瓷,湖州的茶、郑州的绢。繁忙的贸易,琳琅的货品,这便是包容的帝国最好的注脚。
车马行舟,南下北上,路上的旅人在大唐疆域勾勒出一幅盎然跃动的画卷,画卷中心便是长安。
鲜活的王都
午时,西市,长安市场的大门缓缓打开,蜂拥而至的商贩,等候已久的驼队,吆喝声、叫嚷声瞬间点燃了西市。这是长安的市场每日都会有的场景,一半庄严,一半鲜活。
关中平原的沃土,历经秦汉滋养,生长出这座声势烜赫的都城。长安城建造之初名为大兴城,唐时改名为长安,并于东北角增修大明宫,才成了我们如今熟悉的长安模样。
宏大的规模赋予了长安城庄严肃穆,它不仅以84平方千米的面积超越了此前所有的都城,其在营建设计上也独具匠心,它创设皇城,形成了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重城,功能划分清晰明了,自隋唐长安城起,此后的许多都城均采用三城相套的格局。
串联起这三重城的,便是城内纵横的大街,其中六条由东西南三面城门出发的大街被称为“六街”,这六条大街承担着长安城的主要交通,同时还是长安城的“节拍器”,体现着其鲜活生动的另一面。
太宗时在六街设置街鼓,伴随着咚咚鼓声,城门、坊门、市门晨启昏闭,长安城也在鼓声中反复循环着热闹与寂静。
俯瞰整座城市,最醒目的当属中心的朱雀大街,它北起朱雀门,南接明德门,宽度达到150米,大街两侧挖有沟渠,便于雨水排出,街道两旁遍植槐树用以遮荫乘凉,因此朱雀大街还被称为“槐街”。
朱雀大街不仅是城内最宽的主街,它还是城市的中轴线,以朱雀大街为轴,里坊左右对称布置。不止里坊,在城市管理上也左右对称,以大街为界,街西属长安县,街东属万年县。
更重要的是,这条大街亦是一条“礼仪之轴”。唐代的礼仪活动繁多,其中最为盛大的便是祭祀昊天上帝,而举办地点则是城外的天坛圜(yuán)丘。圜丘共四层,坛高8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帝祭天礼仪建筑,早于北京天坛1000多年,被誉为“天下第一坛”。圜丘设计之精巧令人惊叹,12面的陛阶,象征着十二时辰,俯瞰坛内侧的三圆半径之比,刚好符合古时“三圆三方”的宇宙模型。
每逢冬至日祭天,皇帝便携文武百官,一路穿越朱雀大街,直至南郊的天坛,烟火升腾,鼓乐笙箫。隋唐两代,共有21位帝王亲祀南郊,在此登坛祭天。
“每一座城市都会有一个主题,往往用一条中心大街来表现”朱雀大街便是长安城最好的体现,它宏大规整,体现着王都气概,其间上演的晨暮街鼓、礼仪活动,又激发着长安的鲜活百态。包容的帝国筑造了鲜活的王都,鲜活的王都之下,则是由万千长安人谱写而成的极乐盛宴。
极乐的盛宴
未时,曲江,行人或驻足观赏,或围坐一团,重楼和崇山将这里包裹,喧闹都城之中亦可见一方烟波水光。这是长安远离中心的另一面,惬意又恣意,风雅又开放。
这一如今以风雅为代表的饮品,正是在唐时兴盛。中国最早的茶学专著《茶经》也在此时诞生。因着茶圣陆羽对煎茶法的推崇,饮茶这件事情变得更加考究文雅了起来。
唐人下棋时喝茶,与人论辩时也要喝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唐人的金樽从不负月。剑南烧春、郢州富水、长安西市腔,还有葡萄美酒、三勒浆,唐人的得意失意,尽数都倾在了琼浆玉液之中。
一个王朝的生命力,不仅在杯盏间呈现,更在衣袂裙摆间溢出。长安的女性可以说是引领潮流的“穿搭博主”。唐朝时女性将裙腰提至腋下,上着短襦,下着长裙,裙色多彩,其中以红色的石榴裙最为流行。短襦的领口也复杂多变,圆领、方领、鸡心领,如今流行的领口样式在当时已然盛行。而女性则赋予了胡服另一种生命力,唐时的女性,穿得了华服锦衣,也架得住胡服男装,她们随心而着、策马奔腾,不正是大唐生命力最好的佐证。
聚会是深受唐人喜爱的娱乐方式,时称聚会为“宴饮”,一国的缩影尽在推杯换盏之间。煎一壶好茶,慢品细呷,耳边是极好的丝竹声,无论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乐器,在唐代的宴饮上都有一席之地。
除了室内的聚会之外,唐人还喜欢在室外游玩聚餐,时称“游宴”。曲江则是唐人的游宴胜地。曲江本是一个自然水池,流水曲折,似广陵之江,故名曲江。隋唐两朝对其改造装扮,亭台楼阁、桥榭舟车点缀其间,当真是风景如画。
曲江之西北,高耸的大雁塔势如涌出;曲江之东,皇家花园芙蓉苑花团锦簇。唐玄宗为了方便自己去曲江游乐,还专门在长安城的东墙边修筑了“夹城”。
曲江最热闹的时刻,当属三月三上巳节,这是一场举国狂欢,人们几乎倾城出动,涌至曲江。皇帝在曲江大宴群臣,权贵在这里大摆宴席,还有看热闹的百姓、做生意的商贩,整个曲江歌舞升平,欢呼动天。
除了上巳节的全城鼎沸,代表着金榜题名的曲江宴,让曲江多了几分文雅气质。唐代时每年科举考试后,及第的举子们要参加许多的宴会,其中最盛大的就是曲江宴。文人的爱好总是风雅至极,他们来曲江吟诗饮酒,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曲江流饮”由此而来。
万般长安
宴会总要结束,当历史的长安逐渐模糊时,总有人再造着心中的“长安”,与千年前的那个赫赫王都持久共振。这片土地的生命力依旧在延续,它续写灯火长安,大雁塔、曲江的游客依然熙来攘往,没有淡季,只有旺季和旺旺季。
它传承古老文化,163座博物馆是它在史书的篇章。对于未来,西安依然值得期待,它是一座制造之城,以比亚迪为首的西安新能源汽车制造,产量一路高歌猛进,与上海、深圳等互争第一宝座,还有航空航天产业、电子信息,这座西北腹地之城在各个赛道奋力奔跑。
它是一座科技之城,400多家科研机构,69名两院院士,企业、院校强强联合,打造着独属西安的“硬科技”。它是一座梦想之城,强硬的制造底蕴,先进的科学创新,西安吸引争取着一批批的企业和人才,数百万初创企业在西安悄然发酵。
它是一座国际之城,从前的王都变为今日的西北核心枢纽,铁路、航空昼夜吞吐。西安仍是大国的舞台,曾经的“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如今是“一带一路”战略城市,西安,一如从前,向世界展示着千年底蕴的大国气象。
深耕于西安的华润万象生活,深知文明交流的重要性,在新的时代热烈拥抱“一带一路”,传承与创新并驾,在曾经创造大唐辉煌的土地上,带来全新的商业繁荣,接续着千年前的商人、使者,向世界传播东方文化,把历史融进骨骼,把文脉碾入血液,捏塑着古都全新的肌理血脉。
今年是万象商业20年,其以匠心打造的位于曲江的西安万象城,北望是见证着大唐王气的隋唐天坛,西行是“西部之光”西安电视塔,于古今对望之处,沉淀过往,立足今朝,生长未来。
以未来为刃,雕琢东方风骨,以文化为笔,描绘万象更新。长安的自信开放,在这里有了最鲜活的续写,曲江园林之风雅,在这里有了全新的注解。漫步其间,仿佛信步于东方园林之中,园、桥、廊、阁等元素,皆为所用,一步一景,是商业,亦是休憩,更是享受。在这里,抬眼即是万象,举目不止长安。
在西安,望长安,望见鲜活的王都,包容的帝国,望见传续千年的生命力回响至今,依旧向前奔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