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机器人动力学基础:牛顿欧拉公式的详细推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机器人动力学基础:牛顿欧拉公式的详细推导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hq1215758640/article/details/140315918

刚体动力学是机器人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其中牛顿欧拉公式是描述刚体运动和受力关系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从基础概念出发,逐步推导牛顿欧拉公式,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理论框架。

我们先了解一下刚体的牛顿方程,在图4.1.1中刚体以加速度
运动,那么就可以用牛顿公式得到
(4-1-1)

图4.1.1 作用于质心力
引起加速度
同样,刚体旋转时候的欧拉方程,在图4.1.2中,刚体以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分别为
,
旋转时
(4-1-2)

图4.1.2 作用于刚体的力矩
、角速度、角加速度
其中
为刚体在C中的惯性张量
(一)、线速度、线加速度公式推导。
图4.1.3 位姿转换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根据图4.1.3中,可以轻易的得到下面的关系表达式:
(4-1-3)
那么,如果坐标系
整体移动,不考虑
向量的移动跟自身坐标系
的转动的话,那么有
(4-1-4)
此时加上坐标系
的中的
的移动,同时再加上坐标系
的旋转,那么速度公式有如下
(4-1-5)
其中
表示为,点Q相对于坐标系A在描述坐标系A下的速度,
是坐标系B自身的旋转轴。
将上述公式(4-1-5)等式两边进行求导,根据公式(1-2-18)我们就可以得到加速度公式:
(4-1-6)
通过类比的方法将该公式用于连杆之间的线加速度表达:
(4-1-7)
式中:0表示世界坐标系。
等式两边左乘
,得到
(4-1-8)
等式两边再次左乘
,得到
(4-1-9)
式中:
:连杆
相对于世界坐标系
的角速度在
上的描述或连杆坐标系
相对于世界坐标系
的角速度在
上的描述。
:连杆i相对于世界坐标系
的角加速度在
上的描述或连杆坐标系
相对于世界坐标系
的角加速度在
上的描述
:连杆坐标系
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线加速度在
上的描述
:坐标系
相对于坐标系
的位置在
上的描述
a). 当关节为旋转时,
,则线加速度为:
(4-1-10)
b). 当关节为移动时:
, 其中
表示连杆i+1相对于坐标系{i+1}在坐标系{i}中的描述。
则线加速度为:
(4-1-11)
对于质心处的线加速度:

图4.1.4 质心处矢量
如图所示,质心处的矢量:
(4-1-12)
将该公式两边对时间t求导,得:
(4-1-13)
再一次对时间t求导,得:
(4-1-14)
由于ci相对于坐标系{i}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
则公式可以化简为:
(4-1-15)
两边同时左乘
,得到:
(4-1-16)
(三)、角速度、角加速度
将角速度公式
进行变换,将该公式用于连杆之间的角速度表达为
(4-1-17)
等式两边左乘
,得到
(4-1-18)
等式两边再次左乘
,得到
(4-1-19)
a). 当关节为旋转时,
则,角速度为:
(4-1-20)
b). 当关节为移动时,
则,角速度为
(4-1-21)
将角加速度公式
进行变换, 将该公式用于连杆之间的角加速度表达为
(4-1-22)
等式两边左乘
,得到
(4-1-23)
等式两边再次左乘
,得到
(4-1-24)
a). 当关节为旋转时,
则,角加速度为:
(4-1-25)
b). 当关节为移动时,
则,角加速度为:
(4-1-26)
至此我们推导的线速度、线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公式基本完成,利用上述公式我们进而推导连杆质心处力与力矩
(四)质心处力与力矩:
(4-1-27)
(4-1-28)
(五)力和力矩向内迭代:
在无重力状态下,由图4.1.5列出力和力矩的平衡方程。每个连杆都受到相邻连杆的作用力和力矩以及附加的惯性力和力矩。下面我们定义一些符号来表示力和力矩:
=连杆i-1与连杆i之间的作用力作用在
上,在坐标系
中的描述
=连杆i-1与连杆i之间的力矩作用在
上,在坐标系
中的描述

图4.1.5 对于单个操作臂连杆的力平衡
质心处力分析:
将所有作用在连杆上的力和力矩分别相加,得到力和力矩的平衡公式:
(4-1-29)
(4-1-30)
利用上面两个式子以及旋转矩阵,可以写成:
(4-1-31)
至此,牛顿欧拉公式的推导完成,我们会发现书上的牛顿欧拉公式和我们所推导的完全相同,只是看起来是有点不大一样,是因为书上的公式的内容,部分地方都被省略,或者说公式的某些个符号在读者看来不是特别好理解,所以才会读起来比较难。比如说,书中的牛顿欧拉公式中的符号,少了相对坐标系,全都省略了,但是这样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有点疑惑的,例如他们看到这个
,就会感觉到奇怪,他们会将这个角速度看成i+1连杆相对于i+1的连杆角速度,就会有这样的疑惑,所以才会这地方学起来会有点困难。而我们所有的符号公式,都是基于最开始的两个基本坐标系之间的位置变换推导出来的,这样,我们写起来也有底,具体用哪个公式,具体哪个符号表示什么含义,我们都一清二楚。其实这样推导下来,我们也知道了书中的公式及符号意义,最后回归于书本,也是没有问题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