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巧借山泉水 养出“生态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巧借山泉水 养出“生态鱼”

引用
1
来源
1.
https://3g.gxnews.com.cn/staticpages/20250121/newgx678f8e3f-21733134.shtml


山泉鱼塘。

冬日暖阳下,湍湍溪流泛起片片白光绕村而过,水流被平南县大鹏镇思洪村龙荣屯的村民引入散落在房屋旁的一方方鱼池。

1月20日临近中午,村民余昌科正在自家鱼池边将菜叶撒入池中。夏天割草,冬天摘菜叶、木薯叶喂鱼,这是他每天的“固定动作”。


山泉水养殖的草鱼。

小鱼池里养了草鱼和鲤鱼,大的有十几斤重。鱼养好了,“懂行”的客人就会到余昌科家里买鱼。“不仅有本地顾客,还有来自广东、柳州等地的游客,有客人在这里吃了鱼,还要打包几条活鱼回去才满足。”

大鹏镇地处大瑶山南麓,山高林密、溪流纵横、水源丰富,是当地发展“生态鱼”养殖的一大优势。当地政府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在沟沿路边、房前屋后、田头地角或地势低洼处建造坑塘,引入山泉水养鱼。

大鹏镇政府干部班祖莹介绍,全镇4.8万户籍人口中,从事山泉鱼生态种养的农民就有800户,一千多人。山泉鱼年产量可达65万公斤。

与思洪村相邻的思乐村,村里散布23个石窝鱼池,17个大山泉鱼塘,养殖有1.5万—2万公斤的鱼。

“外面喂饲料的鱼一年能长到4公斤,山泉鱼喂草一般长到2公斤,但饲养方便成本低,每公斤鱼利润在26到36元。”思乐村支书余柏成介绍。

山泉鱼养殖具有立体、循环、生态、高效等特征。大鹏镇紧盯山泉鱼产业商机,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推广“窝育塘出”“接力养殖”等技术模式提高产能,实现山泉鱼产业集约化、标准化。

目前,大鹏镇有山泉鱼石窝鱼池800个、池塘500个、山塘水库10个、高密度养殖圆桶120个,综合产值达1.2亿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