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警惕!新冠疫苗诈骗新套路:引诱性链接、社交群收费、陌生来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警惕!新冠疫苗诈骗新套路:引诱性链接、社交群收费、陌生来电

引用
1
来源
1.
https://jianfei.fh21.com.cn/view/6868601.html

近日,有网民反映频繁收到关于疫苗接种的好友申请和短信通知,这些信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了解,新一轮的疫苗诈骗手法正在悄然兴起,公众需要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目前,我国疫苗接种工作正在快速推进,但由于部分地区存在接种名额紧张、需要排队或提前预约的情况,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实施诈骗活动。近期,不少网友反馈称收到自称"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的好友申请,或接到声称来自"疾管中心"的疫苗预约短信,这些都是典型的诈骗行为。

为帮助公众识别和防范此类诈骗,官方总结了当前主要的涉新冠疫苗诈骗手段:

套路一:引诱性链接

诈骗分子冒充疾控中心,通过短信发送虚假的交费接种新冠疫苗信息,其中包含钓鱼网站链接。一旦点击并输入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密码及手机验证码,就可能造成财产损失。

套路二:社交群收费信息

在各类社交群中,诈骗分子可能会冒充老师、亲友、同事或领导,发布交费打疫苗的信息。在未核实对方真实身份前,切勿轻易转账。

套路三:陌生号码来电

诈骗分子可能冒充疫情防控中心或公安局工作人员,以"使用个人信息登记打疫苗"或"涉嫌发布贩卖假疫苗信息"等理由,要求受害者配合调查。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手法,最终目的是诱导受害者转账。

警方特别提醒:如果接到自称来自疫情防控中心或公安局的电话,不要轻信对方的说辞。真正的执法部门不会通过电话要求转账或提供银行账户信息。遇到此类情况,应立即挂断电话,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面对层出不穷的疫苗诈骗手法,公众需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在接到任何涉及疫苗接种的短信、好友申请或电话时,务必保持冷静,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更不要在未确认对方身份的情况下转账汇款。只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才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