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机场:草原上的现代化空港
锡林浩特机场:草原上的现代化空港
机场基本信息
锡林浩特机场(三字代码:XIL)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西部,每日都有航班往来于北京、呼和浩特、海拉尔等地。机场以“服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草原空港。
历史沿革
1958年8月,锡林浩特民航站正式组建,同年10月1日正式开航。1992年7月22日,锡林浩特机场迁建工程通过正式验收并投入开放使用。新机场坐落于锡林浩特市西南9公里处,总占地面积131.51公顷。飞行区技术级别为3C级,跑道长1800米,可起降BAE-146以下的中小机型。候机楼建筑面积2268平方米,外观呈蒙古包式穹庐型。
2001年7月7日,锡林浩特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并于10月20日竣工交付使用。跑道面积扩大到2500米,可起降波音737/300以下机型。2006年4月,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新建候机楼工程开工;2008年4月19日,锡林浩特机场飞行区改造工程正式开工,11月18日通过竣工验收。改造后的机场技术等级为4C,站坪面积达39000平方米,可同时停放6架C类飞机和1架D类飞机,跑道面积为2800米,可以满足波音737/800全重起降及波音767/300ER以下机型备降的需要,同时配套增加部分安全保障设施设备。
新候机楼建设特点
锡林浩特机场候机楼外立面幕墙工程由鸿鑫幕墙公司承担设计和施工。新候机楼建筑面积4500多平方米,16米高,各种幕墙的总面积达到近两万平方米。建筑采用50多米大跨度钢结构桁架支撑,在不同部位采用了全隐框幕墙、半隐框幕墙、明框幕墙、蜂窝铝板幕墙、铝单板幕墙、石材幕墙、点支式雨棚、大型钢结构玻璃采光顶等多种幕墙形式。
设计团队充分考虑了锡林浩特的地域特点和气候情况。幕墙主龙骨采用钢铝组合设计,既满足结构强度要求,又节省成本,体现节能环保理念。同时,候机楼在抗震设计、耐火等级、设防类别等设计指标上都采用了较高标准。为解决冬季积雪问题,设计采用了发热电缆融雪系统。
在节能材料使用方面,候机楼玻璃幕墙采用8+12A+8中空 Low-e钢化玻璃;明框玻璃幕墙采用断桥隔热铝合金型材;窗户选择密闭性良好的断桥铝合金窗户以及下悬开启方式。大面积使用铝蜂窝板幕墙,这种材料最早用于航空产品,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优异的平整度,且重量轻,能有效降低传热值。候机楼中部设计了1000多平方米的玻璃采光顶,采用8+12A+8A+1.52PVB+8三层钢化中空LOW-E夹胶玻璃,既满足安全要求,又达到节能效果。此外,候机楼还设计了无冰锥屋檐等人性化设施,有效预防冰锥对人身的伤害。
联系方式
- 总机:0479-225244
- 电话:0479-22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