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药物很怕热,水温一定“药”适合
这些药物很怕热,水温一定“药”适合
“生病了,多喝热水”,这句万能句型总会在我们生病时出现。虽说,在生病时多喝水确实能让我们感到舒服,但要注意吃药的时候,可不能一味地使用热水送服。吃药时的水温往往被大家看做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而忽略,它其实对药物的疗效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些药遇到高温会发生理化反应,从而影响疗效和安全性。那么,到底哪些药物不能用热水送呢?
不能用热水送服的药物
01 助消化酶制剂
这类药物含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酶能够发挥作用主要是因为酶本身有自己的催化活性基团,这些基团有着自己的特定空间结构。当它们与热水同服时,自身的空间结构就会被破坏,从而导致酶活性丧失,失去药效。
02 含活性菌类制剂
临床上使用的活菌类药物通常是益生菌,最适宜益生菌生长的温度与人类肠道正常温度相近,在35-39℃之间。这个温度范围,不仅有利于益生菌存活,使其能够较快地繁殖,还能够保持它的活性,发挥它良好的功能。热水会把益生菌杀死,使其失去活性,进而导致药效消失。
03 活疫苗
与活菌类药物一样,水温过热也会使活疫苗失活,不能起到免疫机体、预防疾病的作用。
04 维生素类药物
维生素类的药物性质大多不稳定,遇热后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构会被破坏而失去药效。如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等。
05 含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或中成药
像是柴胡、金银花、薄荷、藿香等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中药,它们主要的有效成分是挥发油。挥发油组成成分中常含有双键、醇羟基、醛基等,这些结构导致其性质多不稳定,遇热易挥发和分解。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中成药颗粒剂通常都含有这些成分,所以在服用时注意不要用热水冲服。
06 含阿莫西林的药物
阿莫西林的结构导致其遇水易分解,用热水送服会加速阿莫西林水解的速度,水解后的产物可能会使患者发生类似青霉素过敏的症状。
07 胶囊类药物
装入胶囊里的药物大多数是对食管、胃粘膜有刺激,或是容易被消化酶分解的药物。胶囊外壳的主要成分是明胶,用热水送服可能会使胶囊变软粘在食管上,还可能会导致胶囊未进入胃肠道就破裂,药物突然释放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甚至可能会对食管及胃黏膜造成刺激。
小小一杯水,也有大学问
吃药喝水,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服药时正确科学饮水,才能帮助药物尽快发挥其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大家的健康安全。
小知识
2020版《中国药典》中规定:
- 热 水:70~80℃
- 温 水:40~50℃
- 常温水:10~30℃
- 冷 水:2~10℃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