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RISC-V:开放、免费的芯片指令集架构
理解RISC-V:开放、免费的芯片指令集架构
RISC-V是一种开放、免费的指令集架构,近年来在芯片设计领域备受关注。其精简灵活的特性使其在消费电子、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RISC-V的技术优势、市场表现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RISC-V指令集架构完全开放,免费授权可大幅降低芯片开发成本。RISC-V指令集架构精简灵活,可支持模块化设计,开发者可根据需求自行配置不同指令子集实现差异化开发,同时缩小了芯片所需面积,使得同一片晶圆可切割更多颗芯片,降低单颗芯片成本的同时可有效减少芯片功耗。
目前,在细分市场众多的消费电子、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兴应用领域内,越来越多的芯片企业采用RISC-V指令集架构设计开发芯片。RISC-V基金会会员单位数量已经超过3,600名,包括谷歌、英伟达、英特尔、高通、三星、西部数据、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都是基金会成员。
在首届玄铁RISC-V生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RISC-V最早应用于IoT领域,现正逐步走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RISC-V不仅可以在工业控制、物联网、智能家居等对算力要求不高的领域得到推广,现在也正在向对算力有更高需求的桌面应用、边缘计算等领域发展。
根据RISC-V基金会的数据,2022年采用RISC-V芯片架构的处理器已出货100亿颗,其中一半来自中国。据其预测,到2025年RISC-V芯片出货量将突破800亿颗(此前RISC-V2021年中国峰会预估为600亿颗),增长速度远超预期。
核心要点
RISC-V指令集架构完全开放、免费授权,能大幅削减芯片开发成本,它精简灵活、支持模块化设计,开发者可按需配置指令子集,助于缩小芯片面积、降低单颗成本与功耗。
如今,在消费电子、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兴领域,越来越多芯片企业采用该架构,基金会会员超3600名,诸多知名企业位列其中。
据RISC-V基金会数据,2022年相关处理器出货100亿颗,半数来自中国,预计到2025年出货量将突破800亿颗,增速远超预期。
补充说明
RISC-V指令集架构属于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架构,与其相对的是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架构,典型的如x86架构。
从工作流程角度
- x86架构(复杂指令集):就像是一本内容详细、步骤复杂的高级工程师操作手册。它里面有各种各样复杂的指令,每一条指令就像是一个复杂的工艺流程,可以完成很多不同的任务。例如,一条指令可能就像是一个高级技工的操作步骤,他可以同时操作多个机器,完成多个零件的加工、组装等复杂工序。这种架构适合处理复杂多样的任务,就像这个工厂有能力承接各种复杂的定制化订单,不过因为指令复杂,操作手册(指令集)的理解和执行成本(硬件实现和软件编译)相对较高。
- RISC-V架构(精简指令集):更像是一本简洁明了的基础工人操作手册。它的指令简单明了,每一条指令就像一个基础工人的操作步骤,只专注于完成简单的、特定的任务,比如搬运零件、拧紧螺丝等。这些简单指令通过合理的组合和流水线作业(类似于工厂的流水线生产),可以高效地完成复杂的生产任务。就像这个工厂通过简单高效的分工协作,也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而且因为操作手册简单,工人(硬件)更容易理解和执行指令,软件编译也相对简单。
- 从工具使用角度
- 指令集架构:也可以比作是工匠(计算机硬件)使用的工具集。不同的指令集架构就是不同的工具套装。
- x86架构:是一套功能齐全、但有些复杂的工具套装,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多功能工具,有些工具可以同时完成切割、打磨、钻孔等多种功能(复杂指令)。使用这套工具套装可以完成很多复杂的雕刻作品(复杂的计算机任务),但是工匠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如何使用这些复杂的工具。
- RISC-V架构:则是一套简单实用的工具套装,里面的工具功能单一,比如只有单独的切割工具、打磨工具、钻孔工具(精简指令)。工匠通过熟练地组合使用这些简单工具,同样可以完成精美的雕刻作品,而且由于工具简单,工匠更容易上手,也更容易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工具套装进行扩展和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