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逐渐“高中化”,高四高五现象明显,不少大学生感同身受
大学逐渐“高中化”,高四高五现象明显,不少大学生感同身受
大学逐渐呈现出“高中化”的趋势,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然感到不适应,仿佛还在经历“高四”“高五”。这种现象背后,反映了当前大学教育中管理方式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
“高考后遗症”:大学生活中的高中影子
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然保留着高中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例如,有学生在宿舍里偷偷玩手机,生怕被发现;有些学生在上课时仍然感到紧张,担心做错题目被罚站。这些现象被形象地称为“高考后遗症”。
“高四”“高五”现象:大学管理的高中化
在一些大学中,出现了被称为“高四”“高五”的现象。许多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仍然受到严格的管理,需要参加早晚自习,上课时需要交手机,甚至在专业课上需要进行随堂测验。这种管理模式让学生感到仿佛又回到了高中,难以适应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
大学为何越来越像高中?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当前大学的管理模式密切相关。一些大学开始采用更加严格的管理方式,例如要求学生提供病例证明才能请假,专业课老师进行随堂测验等。这些措施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可能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和实际需求。
家长与学校:责任与管理的博弈
随着现代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愈发无微不至,许多家长在孩子上大学后依然对他们牵挂不已。这种牵挂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变得更加方便,家长可以轻松地与学校保持联系。这种情况使得学校为了避免责任问题,倾向于实施更加规范和全面的管理。
学生的两难选择
在严格的管理下,学生的反应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一部分学生仍然像高中那样,战战兢兢地学习,耐心地熬过每一天。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因为缺乏约束,逐渐变得放纵自我,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追剧、打游戏、刷视频,完全放飞自我。
更有甚者,学校的某些管理措施如形式化的早晚自习和上课交手机等,让大学生们觉得大学的管理不仅比高中更严格,甚至比小学还要严格。这种过度的管理方式让学生们难以感受到大学应有的自由和自主权,反而让他们更加怀念高中甚至小学的生活。
大学应有的模样
大学应该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地方,而不是延续高中的管理模式。如何在严格管理和学生自主之间找到平衡,是每个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摆脱“高考后遗症”,享受大学生活,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