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五分钟教您看懂孩子的血常规报告单——小报告,大学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五分钟教您看懂孩子的血常规报告单——小报告,大学问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BG1HRID053469LG.html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感冒发烧,一到医院医生一般会建议检查一个血常规和CRP,对于儿童这项常见的检查项目,很多家长拿到报告单看着上面的数字和箭头往往一头雾水。

那么血常规的检查结果究竟应该怎么看?
这些向上向下的箭头到底代表什么临床意义?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解读儿童血常规报告单。

这是一张常见的血常规报告单,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来解读:白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白细胞系统

白细胞就像人体的军队,负责消灭入侵的细菌病毒,可以用来判断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白细胞家族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嗜碱细胞。

通常情况下,白细胞的计数无论升高或者降低,都提示有感染发生。

  • 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往往提示存在细菌性感染。
  • 如果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则往往提示病毒感染。
  • 如果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提示可能有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在血常规中容易忽略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孩子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1.0提示中性粒细胞减少,若小于0.5.则提示中性粒细胞缺乏可能为病毒感染引起,也有可能是血液系统疾病,应当引起重视。

红细胞系统

红细胞是人体内的运输队,负责将氧气运送到全身,其中血红蛋白起主要作用,是判断是否贫血的常用指标。

红细胞相关参数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

  • 以上三个项目均低于参考范围时,提示贫血,可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判断贫血的严重程度。
  •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这三项可协助判断贫血的原因及类型。
  • 若贫血时MCV、MCH均降低,可能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多考虑缺铁性贫血,这种贫血类型比较常见,需要口服铁剂或是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但若MCV、MCH均升高,多考虑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能是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

血小板系统

血小板是血管的修护师,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成分。

它是巨核细胞身上脱落下来的小碎片,主要负责止血过程,在受伤流血时能迅速聚集到伤口,协同机体凝血因子一起形成凝块堵住伤口,减少血液流失,促进伤口愈合。

  • 一般情况下感染性疾病可能会引起血小板的增高,对于轻度的血小板增高,一般不用特殊处理,感染消除后,血小板计数可恢复正常;但若血小板持续升高,则需要考虑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
  • 若血液中的血小板过少,就要注意是否患有造血系统疾病,病毒感染会让血小板计数(PLT)出现暂时性下降但一般下降程度和持续时间都很有限。如果PLT持续减少并伴有出血,可能患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或者其它血液病,应当引起重视。

C反应蛋白

它是血常规的好搭档,是判断感染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

C反应蛋白可以在各种急性炎症损伤发作后的数小时内迅速升高,被认为是急性炎症时反应最灵敏的标志物之一。

  • 病毒感染时,CRP一般不会升高或轻微增高,当CRP远远高于正常值时,则提示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综上所述,血常规、CRP作为常规辅助临床诊疗的检验项目,能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诊断信息辅助临床诊疗,但单一的检查结果并不足以完全鉴别诊断疾病,需要医生结合儿童病史及临床体征,所以,各位家长在孩子生病时切忌盲从,需及时与医生积极沟通为孩子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本文作者: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康露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