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解析2025年猪价走势:产能偏高,切勿逆市增产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解析2025年猪价走势:产能偏高,切勿逆市增产能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P049JJL0514DAM5.html

2025年猪价将如何发展?近日,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对当前生猪市场的供需形势及后市行情进行了深度解析。

能繁母猪产能偏高,亏损风险低但盈利难度大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与国家统计局每月公布的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量是行业关注焦点,关乎未来市场行情。2024年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78万头。

王祖力指出,结合全国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我们得知正常合理保有量水平为3900万头,绿色合理区间是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92%-105%,即3588-4095万头。这是确保养殖场户有正常合理利润、消费者能吃上正常价位猪肉的基准。2024年全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始终高于3900万头,2025年1月份存栏量为4062万头,虽比基准水平高,但仍在绿色区间内,即产能处于正常偏高水平,未出现严重过剩,这意味着行业不存在严重亏损风险,不过实现正常利润也有一定难度。

2024年猪肉消费量与价格关系符合历史规律

王祖力指出,尽管行业内对近两年消费存在悲观情绪,但2024年猪肉消费量表现相对正常。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生猪出栏量70256万头,同比下降3.3%,而猪肉价格却上涨了约10%,消费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符合历史规律,即猪肉价格每上涨3%会挤压掉1%的消费量,这表明消费对市场仍有一定支撑力,不能低估其影响力

进出口贸易对生猪市场影响有限

2024年全国猪肉进口量为107万吨,同比下降31%。虽国内猪价上涨,但进口量下降,原因是国内猪肉进口贸易商对2024年行情预期偏谨慎。全国每年正常猪肉需求量大概在5500-5700万吨,猪肉进口量占国内总市场份额比例仅有2%左右,且主要用于加工环节,对国内鲜肉市场及猪价影响较小,预计2025年进口量依然维持在这一水平,对国内市场供需关系影响有限。

2024年猪价呈现先涨后跌走势,核心驱动因素是供应变化

2024年猪价呈现先涨后跌走势,核心驱动因素是供应变化。8月份之前价格上涨,是因为2023年全年至2024年4月份产能一路下降叠加疫情影响导致出栏量减少;8月份价格达顶峰,是由于2024年2月份新生仔猪到达低谷,按6个月育肥周期则对应8月份出栏量最低;8月份之后价格下跌是因为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增加。

仔猪价格飙升,市场风险需警惕

王祖力谈到,近期仔猪价格涨得快,原因主要有:一是预期因素,行业对下半年行情较乐观,认为现在补栏仔猪未来价格会高于当前成本;二是养殖成本较低,去年以来养殖成本总体下降幅度较大,虽近期玉米豆粕价格有所上涨,但与以前高价位相比依然较低,养殖户认为成本可控;三是季节性因素,春节后是仔猪补栏旺季,天气转暖,2-3月份补栏的仔猪对应中秋国庆前后出栏,彼时行情较好,正常年份此时仔猪价格都会有所上涨。不过,王祖力提示,目前仔猪价格处于相对偏高水平,如7公斤的仔猪价格涨到500多,15公斤的仔猪价格在部分地区能涨到700以上,以这个价位补栏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2025年猪价会下跌,但过度下跌的风险也不高

基于产能周期与价格波动的逻辑关系,2025年行情趋势由2024年产能趋势决定。2024年5月份以来产能一路增长,但到年末累计增长幅度仅2.3%,增长幅度有限,所以2025年猪价相较于2024年会下跌,但过度下跌的风险也不高。

据官方数据,2025年1月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062万头,接近4100万头的产能调控绿色区域上限,养殖户产能去化意愿弱,主要因为行情表现不错、养殖仍有利润。同时,母猪生产效率提升,新生仔猪数量增长快,2024年10月同比由降转增,12月同比增幅达8.5%。据此推算,2025年2-6月商品猪育肥猪上市量同比增长约2.5%,这意味着接下来几个月猪价表现大概率比2024年差,不排除阶段性行情会使行业陷入亏损。此外,1月份全国中大猪存量同比增1.1%,规模养殖场增4%,这些猪多在春节后2-3月淡季出栏,猪肉产量过剩压力较大。

切勿逆市增产能,否则未来行情更差

王祖力提示,官方已发布预警,建议养殖场养殖户淘汰低产母猪和弱猪、降低出栏体重、适时出栏,并强调2025年市场供应量将明显大于2024年,切勿逆市增产能,否则未来行情更差。根据相关数据测算,2025年肥猪上市量总体较2024年增约3-4%,这很有可能导致2025年全年猪价下跌10%-20%。

此外,还有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比如说猪病疫情、消费问题,以及能繁母猪生产效率提升等问题。从短期来看,市场对未来预期整体偏谨慎和克制。但如果价格在4月、5月甚至6月之后出现明显上涨,可能会得到市场情绪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保持理性和克制,因为这可能会为未来价格下跌埋下隐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