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觉察、接纳、改变:情绪疗愈的三个阶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觉察、接纳、改变:情绪疗愈的三个阶段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meipian.cn/59yx1a22

负面情绪是我们内心的信号,提醒我们某些需求未被满足。通过觉察、接纳和改变这三个阶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从而实现情绪的疗愈和人格的平衡。

情绪是我们的朋友,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其实负面的情绪也是一种能量,不要总想着去逃避或者远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变成抑郁,躁抑。

情绪疗愈的三阶段:觉察、接纳、改变。情绪是一种能量很大的心理反应,情绪的失衡往往会造成心理健康问题。而要疗愈内在创伤,恢复人格平衡,会经历三个必要的阶段。

1. 觉察:觉察负面情绪背后的恐惧

每一次情绪升起时,觉察自己正在害怕什么,内心有着什么担忧。情绪背后,往往都指向一个深层的恐惧,延伸出许多愤怒、伤心、紧张的情绪,然后才驱动我们做出某些行为,以预防我们害怕的事情发生。

这份恐惧,多半源自过去的伤痛,是需要疗愈的。也许是早年的经历,我们依稀有印象;也许是幼时的经验,我们并不记得。无论是否记得恐惧的根源,都可以进行疗愈,释放恐惧。

需要对方多陪你、多关心时。此时可以觉察看看:为何自己会有这样的行为,内心深处在害怕什么?是害怕被遗弃?害怕不被爱?或是害怕欠缺安全感?

心慌、担忧的时候,感受这些情绪:你在慌什么?你担心的是他不在意你,觉得你不重要?还是没有他的陪伴,你没有安全感?

你没有觉察到的事,会变成你的命运。未觉察到恐惧,就会在生命中经历更多恐惧。然而,一旦恐惧被照亮,生命的剧情就会开始改变。

2. 接纳:允许负面的存在,心才完整有活力

当我们觉察到内在的恐惧时,切记,不要批判,如实地接纳它。批判与谴责非常容易在觉察之后产生,因为我们都排斥痛苦,觉得会带来痛苦的东西是不好的。

批判,无法让恐惧与情绪消失。每一个儿时有伤痛的人,长大后都要重新养育内心那个还没长大的小孩。别成为小时候伤害过自己的大人,他们用评判束缚了你,长大了就别再用评判去束缚那个内在小孩了。

那个受伤胆怯的孩子,当他害怕的时候,如果对他说:「你不应该害怕,你这样太胆小了。」ta只会觉得自己好糟,勉强自己表面上忍下来,但内心还是害怕得不得了。

恐惧与情绪受到批判后,或许会暂时压抑下来,但不会消失。只会累积下来,日后又在同样情境下被勾起来,变成更大的恐惧、更多的情绪。请记得一件事:最有效的疗愈是爱。只有爱,才能让一个人变得有力量,让内在伤痛得以疗愈。接纳是爱的表现。

接纳意味着:我不认为这样好或不好,就是全然地接受它,接受它本来的样子,接受它存在看。

看见自己的没安全感,接受自己处于这种没安全感的状态,这种状态并无好坏,这是我此时此刻的样貌,是我当下存在的方式。

这不代表我打算赖在这个状态,不做任何改变,或给自己找理由:我就是没安全感,所以「应该」向别人索求陪伴。接纳,是「拿掉所有的应该或不应该」。允许不改变,也允许改变。

「应该」与「不应该」是二元对立的思考,爱与接纳则是允许一切,是没有好坏对错的合一,不对人心做切割。容纳一切,包含我们所面临的恐惧、伤痛、情绪等等。这些看着负面的东西,是为了提醒我们,找回内在的爱与力量,是生命起伏本质的表现形式。

3. 改变:走出安全的旧,面向未知的新

改变,意味着:放下因为这份恐惧所形成的旧模式、重复的行为,重新选择新的行为模式。这个阶段包含「放下」。放下,并不容易,人是有惯性的,因为需要安全感。用过去的模式生活,虽然不那么舒服,但至少熟悉、可预测,不会有意料之外的结果,相对来说是安全的。

为了这份安全感,我们往往紧抓着一种固定的想法、做法,也因此常常依循惯性来生活。而生命常常安排一些意外,来帮我们打破惯性,突破|日的生命模式。

这些意外往往措手不及,来不及准备,就要当下做出改变。如,原本的工作做得索然无味,无成长性可言,但为了安全感,停留在熟悉已知的工作方式中,不想适应新的工作与挑战,不愿主动离职。

有一天,公司宣布裁员,你是其中之一。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你不得不离开原本的工作,找份新的工作。但也促使你开启了新的人生方向,改变过去得过且过的生活方式。

意外多半是为了促使我们改变而发生的。但如果我们已经觉察到自己需要改变,于是主动放下、主动做出新的选择,便不需要由意外来逼迫我们行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