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设定 可行的学习目标?
如何帮助孩子设定 可行的学习目标?
新学期伊始,如何帮助孩子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这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学习动力,更影响其长期的学习效果。本文将从家长的实际经验出发,结合专家的专业建议,为您详细介绍如何为孩子设定既具挑战性又可实现的学习目标。
家长的经验分享
石女士:律师,女儿13岁
石女士的做法是,在临近开学时,与女儿一起回顾上学期的课本和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帮助女儿唤醒记忆,还能提前帮她收心。针对女儿英语成绩不理想的问题,石女士建议将每个单元的单词拆分到每天背诵几个,循序渐进地帮助女儿积少成多。同时,坚持一个月后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励女儿持续学习。
杨女士:国企员工,儿子9岁
杨女士为孩子制定了一份为期14天的学习计划表。计划包括古诗词临摹帖、口算练习和《英语单词天天练》等内容。通过这样的“打卡”方式,帮助孩子逐步找回学习状态。此外,杨女士还结合出游,布置了两篇400字的作文任务,帮助孩子加深对即将学习内容的理解。
马先生:设计师,儿子10岁
马先生发现儿子在数学应用题上存在困难,于是与儿子共同设定了一个“够得上”的小目标:在三个月内将应用题解答正确率提升至80%以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马先生帮助儿子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30分钟专门练习应用题,以及参加线上数学兴趣小组等。在实施过程中,马先生注重及时反馈和鼓励,最终帮助儿子成功提升了数学成绩。
专家建议:基于SMART原则的系统性指导
北京市教育工会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雷秀雅、马新豪建议,家长可以根据“五个原则”帮助孩子制定学习目标:
S(明确性):目标必须清晰、具体、详细,能够被清晰地描绘出来。例如,将“我要更幸福”改为“每天背10个英语单词”。
M(衡量性):目标必须是客观、可量化的,能被某个标准衡量。例如,设定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大目标要远大,小目标要具体。
A(实现性):目标要有挑战性,但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目标难度过低会感觉乏味,过高则会降低积极性。
R(相关性):目标的设定要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如果整体目标是成绩提升30分,那么学习养花养鱼就与这一目标相关性较低。
T(时限性):制定目标后,一定要有完成目标的日程表,并给自己设定一个截止日期。心理学有个著名的“两分钟定律”: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一定要在两分钟之内去做,否则可能会拖延很久。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持续关注的过程。从理解孩子的需求出发,帮助他们形成学习的内部动机,到建立合理的期望和目标,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适用于所有情况,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根据上述“五个原则”灵活地调整教育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