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作用
茄子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作用
茄子,作为餐桌上常见的家常蔬菜,不仅美味可口,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保健功效。从古至今,茄子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其品种繁多,分布广泛,深受人们喜爱。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茄子的营养成分、食疗功效、食用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实用的食疗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一常见食材。
茄子别名落苏,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见的家常蔬菜。它是茄科植物茄的果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茄子原产于印度,西汉时传入我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茄子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是人们喜爱的大众食物,且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我国茄子的品种繁多,被认为是茄子的第二发源地。我国大面积栽培的茄子有两大类型:圆茄型,北方普遍栽培;长茄型,主要在南方栽培。
营养成分
茄子含糖类、维生素、黄酮类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色素茄色苷、钙、紫苏苷等。
食疗功效
中医认为,茄子性味甘寒,入脾、胃、大肠经,有活血化淤、清热消肿、宽肠之效,适用于肠风下血、热毒疮痈、皮肤溃疡等。茄子对内痔便血有很好的疗效。
茄子具抗氧化功能,可防止细胞癌变,同时也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预防动脉硬化,可调节血压,保护心脏。
茄皮中含有色素茄色苷、紫苏苷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上述物质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茄子富含维生素P,可软化微细血管,防止小血管出血,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咯血、紫癜(皮下出血、淤血)及坏血病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茄子中含有龙葵素,对癌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茄子对痛经、慢性胃炎及胃炎水肿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饮食宜与忌
每餐85克(半个)。
茄子可凉拌、炒食,还可干制、酱渍。酱渍后品质极佳,清代曾作贡品。冬季吃茄子煲,芳香开胃、抗癌。茄子的常见吃法有烧茄子、腌制蒜茄子等。
皇宫御膳房里做腌制蒜茄子的方法堪称一绝,其腌制蒜茄子的方法与老百姓的方法大不相同。
原料就是茄子、蒜、盐。做法是:先将茄子洗净入锅蒸成九分熟,出锅晾凉,撕成条状,放在搪瓷盆子中;再把捣好的蒜泥加盐拌好混入搪瓷盆子中的茄子里,轻轻地搅拌均匀;最后放到瓷坛子里,用牛皮纸封好,放到36°C的地方,通常24小时后即可开封食用。
肺结核、关节炎病人忌食茄子。茄子性凉,体弱胃寒的人不宜多吃。
手术前食用茄子,麻醉剂可能无法被正常分解,会拖延病人苏醒的时间,进而影响到病人的康复速度。
老茄子,特别是秋后的老茄子含有较多茄碱,对人体有害,不宜多吃。油炸茄子会造成维生素P大量损失,挂糊上浆后炸制能减少这种损失。
食疗方
◆茄子酒
茄子煨热,浸酒,温酒空腹饮。
功效:用于肠风下血。
◆煨茄子
茄子用湿纸包裹煨熟,调以油、盐食。
功效:用于大便下血。
◆茄子粥
茄子、粳米,煮粥,调以蜂蜜食。
功效:适用于黄疸水肿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