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将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生态 打造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平谷区将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生态 打造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1月9日,北京市平谷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平谷区区长狄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5年平谷区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速5%左右,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4%,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生态
平谷区将全力推进国家农高区创建,努力打造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具体措施包括:
- 创建中草药主题特色花园示范街区
- 建设5个花园村庄
- 打造一批15分钟休闲生活圈
平谷区还将推进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谋划金海湖森林步道、镇罗营镇山地森林生态公园等项目,积极创建“平蓟兴”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通“引清济洳”堵点,推动“引潮济泃”跨流域生态补水,争创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推动“工业上楼”引导企业“拎包创业”
平谷将重点推进“两个融合”:
统筹农业中关村与中关村平谷园“两园融合”,创新“工业上楼”机制,探索“政企协同、金融支持”模式,建设一批定制化工业厂房,引导食品营养、智能制造装备等企业“拎包创业”。
推动现代物流业和先进制造业“两业融合”,推动物流园与工业园互动互联“两翼融合”,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平谷区将推动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创新中心项目建设,打造全市农业食品领域合成生物标杆。围绕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开展种业科技创新联合攻关,推动一批畜禽类新品种审定,开展一批种植作物新品种培育,建设作物智能育种创新中心。
争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平谷区将争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充分发挥城郊大仓基地资源优势,加快铁路口岸监管场所、首发城市保供智慧供应链基地、东久新宜智慧物流谷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建成260万平方米高标仓,集成城市生活物资供应链资源,发挥保供稳价作用。
同时,将稳定运营中欧班列、中老班列等国际班列,谋划泰国等东盟水果班列,推动与青岛港、沙坪坝等货源地港口合作,全力保障国际国内物流通道高效畅通。
重点推进164个项目 打造“未来大学”
平谷将抓好164个项目,实现190亿元固投任务。其中:
- 推动农业中关村科研中心、东久新宜平谷智慧城市物流谷、中医医院“中医药平急两用”医疗综合楼等47个续建项目建设
- 重点推动轨道交通平谷线(平谷段)实现空载调试运行
- 推进承平高速及京平拓宽项目全段建成并具备通车条件
同时,将加快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建设,推进TOD片区(国农港站)统筹联动开发,加速形成“三个1000亩”的空间布局,打造“未来大学”,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微生物国际创新研究院、农业大观园项目等一批科创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台城路南延、新城北部片区雨污分流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市建共管国农港学校、二号地二期安置房、洳河滨水空间提升等一批民生改善项目,共计117个新开项目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