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三场战争,其中一场直接导致4100万人死亡
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三场战争,其中一场直接导致4100万人死亡
在人类历史上,战争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人员伤亡。本文将回顾三场造成人口锐减最为惨重的古代战争,它们分别是太平天国起义、明清战争和安史之乱。
太平天国起义:4100万人死于战火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犯的农民起义战役,是19世纪中叶我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随着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1864年曾国藩率湘军攻入“天京”后,杀害数十万人的生命;整个天京城3万多战士,无一投降,全部战死或者自杀。太平天国强盛时,南京最多有100万人,可曾剃头杀过10多年后,到光绪登基时,南京也还不到50万!
太平天国爆发(1851年)前夕中国人口4.3亿,太平天国失败(1863年)后,中国只有2.3亿人,一场农民战争使中国损失了2亿人[4000万人死于战争中],这是何等的残酷,数字代表的恐怖,现在看来仍然使人胆战心惊!
明清战争:250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战火
明清战役(1618年—1683年),战役的双方分别是明朝和后金(清朝),期间还掺杂着涉及第三方的农民起义军政权。明清战役在清朝兴起和明朝消亡的过程中,明清之间发生的屡次战役。从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建立,到1683年明宁靖王朱术桂殉国,大战小战接二连三的不断。最终一个汉族大一统王朝沦亡,历时半个世纪以上,其间既有平原旷野上的来往冲杀,也有坚城之下壁垒森严的激战,从运筹帷幄,到决胜千里,规模之大,战局之多变,皆为亘古所罕见。
明清战役是我国历史上一切战役中比较典型和突出的一次王朝替换战争,这场霸主之争的战争总共死亡约2500万人。在这场战役中所运用的战略战术,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教训。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领导者是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所以被称为安史之乱。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这场战役影响很大,标志着唐由盛而衰的转变,也直接促进呈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参战的方有唐朝官军和回纥兵,安史叛军汉人、契丹、室韦、胡等杂合军队。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