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十四五”末,山东GDP将突破10万亿元大关
预计“十四五”末,山东GDP将突破10万亿元大关
五年来,山东省经济总量实现了显著增长。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21万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5.8%,同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态势。预计到“十四五”末,即2025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0万亿元大关。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强调要继续在改革开放上勇争先,在高质量发展上开新局。文章指出,只有持续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才能为“走在前、挑大梁”奠定坚实基础。山东省将保持敢闯敢试、担当实干的精神,通过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从全国经济版图来看,广东和江苏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迈入“10万亿元俱乐部”。同期,作为经济第三大省的山东,GDP接近7.3万亿元。当时有学者分析指出,东部省份多已跨越初始发展阶段,经济体量相对庞大,能实现持续增长实属不易。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滞后导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
2018年,国务院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路线图,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已行过中途。从经济数据的表现来看,2021年山东GDP破8万亿元,2023年突破9万亿元,“十四五”以来,山东GDP已经连续跨上两个万亿大台阶,三年年均增长6%。参照此前广东、江苏两省从9万亿元晋级的时间表,均为两年时间。而按照上述表态,山东也将在2025年实现这一历史性跨越。
然而,迈上10万亿元台阶只是“新征程”的起点,寻求新增量依旧离不开“可持续”三个字。与此同时,以人均GDP来看,2023年山东人均GDP为9万元,仅排名全国第11位。人均GDP是衡量经济效率与民众生活水平的核心指标,如何让经济增长转化为民众实际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山东同样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