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十年悬案真相大白:Intel奔腾FDIV Bug终于找到根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十年悬案真相大白:Intel奔腾FDIV Bug终于找到根源

引用
快科技
1.
https://news.mydrivers.com/1/1019/1019045.htm

在计算机硬件历史上,Intel奔腾处理器的FDIV Bug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最近,硬件历史学家Ken Shirriff通过显微镜分析,终于确定了导致这一Bug的具体晶体管位置,为这个持续了30年的悬案画上了句号。

硬件历史学家Ken Shirriff取得了重大发现,他通过显微镜分析确定了导致1994年Intel奔腾处理器“FDIV Bug”的确切晶体管。

这一错误导致了Intel的首次产品召回,直接损失达4.75亿美元,同时这也是第一个成为全球头条新闻的计算机硬件问题。

Shirriff检查了第一代奔腾处理器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精确定位了这一历史性计算缺陷的根本原因。

这是Intel首款采用P5架构的CPU,采用800纳米工艺制造,拥有310万个晶体管,也正因如此,Shirriff才能够借助显微镜分析处理器的裸片,并找到具体晶体管,在拥有数百亿个晶体管的现代CPU上,这一操作几乎很难实现。

错误源于Pentium的先进浮点单元,它采用了SRT除法算法,使计算速度是之前处理器的两倍。

该算法需要一个2048单元的查找表,以112行排列,值从-2到2由晶体管的存在或缺失编码。

他发现该表中有五项缺失了所需的晶体管,默认为0而非正确的值2,不仅如此,Shirriff还发现了额外的11个缺失数据点,但这些点没有引起错误,他形容这是“由于运气”。

Intel最终在后续的Pentium版本中通过填充所有未使用的表项为2来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解决方案,节省了未来Pentium版本上的裸片空间。

Shirriff计划在未来几天内在他的博客上发表对他调查的更深入分析,包括是否可能通过物理修改受影响的Pentium芯片来纠正这个三十年老问题的讨论。

本文原文来自MyDrivers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