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唐地区地理与经济发展综述
京津唐地区地理与经济发展综述
京津唐地区,是指首都北京和中央直辖市天津、冀东重要城市唐山三市之间三角地带的广大地区。它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位于华北与关外东北间的结合部。北枕燕山,西倚太行山,东临渤海湾,为华北全区的出海地段,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
京津唐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寒暑交替。北京、天津、唐山三城市的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分别为-4.6℃,-4.2℃和-5.7℃;七月最热,平均气温北京为25.8℃,天津、唐山为25.5℃。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644毫米、550毫米和593毫米。雨水大多集中在六、七、八月。春季普遍较旱。区内主要河流分别属于海河、滦河水系。建国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治理海河、引滦入津和京密引水工程等,对京津唐地区的发展起到了主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经济发展与资源分布
京津唐地区是我国17个重点开发地区之一,这里有著名的开滦煤矿、京西煤矿、迁安铁矿等,沿海有我国四大盐场之一的长芦盐场,还有著名的大港油田,任丘油田,地理位置又邻近山西煤田、东北工业基地、黄淮平原农业区和内蒙古牧区,铁路交通和海运发达,加之京津唐原有的工业、科技已有一定的基础,为本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经过建国以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京津唐地区现己成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北京、天津都成了工业门类较齐全的、综合性较强的城市,北京的石油化工、电子、文教艺术和工业,天津的海洋化工、日用轻工纺织等很有特色。唐山、秦皇岛等己建成为冀东重要工业城市,唐山煤炭、冶金、陶瓷等工业,秦皇岛的玻璃、桥梁等工业都很著名。
交通与旅游业发展
京津唐地区交通旅游业发展潜力也很大。区内北京、天津都是全国著名的交通枢纽。北京有京沪、京广、京九、京哈、京包、京承、京原(平)、京通(辽)、京秦等9条主要铁路干线通往全国各地,国际列车可达邻国平壤、乌兰巴托、莫斯科。有从北京飞往国内外100多座城市和地区的民用航空线有60条左右。北京的公路密度每平方千米为0.54千米,居全国各城市首位。近年北京的邮电通讯事业也在迅速发展。天津是我国运输量最大的京沪、京哈两铁路干线交点,华北地区最大的对外贸易海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秦皇岛是我国北方不冻良港和最大的煤炭出口港。京津唐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北京是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国际国内旅游城市。主要名胜游览点有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天坛、北海、香山;天津蓟县盘山、独乐寺;河北遵化清东陵、秦皇岛北戴河、山海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