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战斗群反潜兵力配置详解:美俄模式对比分析
航母战斗群反潜兵力配置详解:美俄模式对比分析
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反潜作战是海上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详细介绍美国和俄罗斯航母战斗群的反潜兵力配置策略,包括直接警戒、近程警戒和远程警戒的战术运用,并分析冷战结束后反潜能力的变化及其原因。
在二战和冷战时期,美国、英国和日本的航空母舰战斗群编成并不固定。 冷战结束之后,由于各国的海上使命与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航空母舰战斗群的编成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以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的调整与改进最为典型。
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经过了多次重大调整,目前的编制为:1艘航空母舰、 1艘导弹巡洋舰、2~3艘导弹驱逐舰、1艘攻击型核潜艇和1艘供应舰。除供应舰外,其余所有舰艇均可参与反潜作战。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反潜兵力配置是融入其整体防卫圈中的,分别由飞机、直升机、导弹、鱼雷等组成,防御半径从500多千米到1000多千米不等。
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战斗群为了使敌方潜艇对航空母舰的威胁降至最低,通常以航空母舰为核心构成直接警戒、近程警戒和远程警戒三道对潜警戒线, 其监视区域的纵深可达200~300海里,使敌方潜艇欲对航空母舰进行攻击时,必须突破由反潜飞机、反潜潜艇、反潜直升机和水面舰艇构成的纵深梯次防御。用于对潜警戒的兵力主要有:直接支援航空母舰战斗群反潜作战的岸基P-3C反潜巡逻机、航空母舰舰载SH-60F和MH-60R直升机、 拖曳式阵列声呐舰及核潜艇。
直接警戒
直接警戒一般由驱逐舰和护卫舰等水面舰艇实施,装备有拖曳式声呐、 反潜导弹、反潜鱼雷或深水炸弹,配置在航空母舰周围3~5海里距离上, 当航空母舰战斗群以常速航行时,采用环形配置;当航空母舰战斗群以超过20节的速度航行时,采用半环形警戒。为形成严密的声呐监视圈,舰艇间的间距为1.75倍的舰壳声呐作用距离。
近程警戒
近程警戒由反潜直升机实施,往往与直接警戒兵力同步配置、协同使用,以扩大驱逐舰和护卫舰反潜的作用距离,保证能在距离航空母舰40海里的距离上发现来袭敌方潜艇。航空母舰战斗群中的反潜直升机的数量较多, 通常达1216架,编成2个组执行近程反潜任务,一次可以出动反潜直升机5架,搜索距离为20海里,搜索持续时间为2小时。反潜直升机间的间距在1.251.6倍吊放声呐作用距离之间,舰艇与反潜直升机的间隔距离在15~20海里之间,以避免水面舰艇运动时产生的噪声,对直升机进行搜索、 探测的效果造成影响。
远程警戒
远程警戒由反潜飞机和反潜潜艇实施,配置的目的在于防御敌方潜艇搭载的中远程反舰导弹对航空母舰构成的威胁。反潜巡逻机的搜索效率较高, 用于搜索和攻击来袭的潜艇,单次搜索时间可以达到4小时,搜索最大宽度可以达到160海里。一般情况下,当航空母舰战斗群接近敌方潜艇可能活动的区域时,舰载反潜巡逻机起飞,抵达距离航空母舰100海里的海域,在最受威胁的方向上实施远程反潜搜索。航空母舰战斗群内的攻击型核潜艇具有搜索时间长、隐蔽性能好等优点。为加强远程警戒力量,通常会派出12 艘攻击型核潜艇,配置在舰载反潜巡逻机飞行搜索区域的两侧,距离航空母舰5090海里的距离上,在平行于航空母舰航向的方向上曲折航行,在受威胁大的方向上搜索敌方潜艇。
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退役了航空母舰舰载的P-3C型反潜机,因此目前美国海军航空战斗群的远程搜潜能力有所下降。这和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所面对的作战环境有关:航母战斗群受到敌人潜艇发动超远程反舰打击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使得对水下目标的远程长时间警戒变得不再必要。不过由于作战环境的再次变化:人民海军的水下力量不断强化,甚至可能具备或计划在潜艇上搭载高超音速导弹,远距离,长时间的反潜搜索再次变得必要,因此,我大胆推测,未来美国海军及人民海军会再次将反潜机装上航母,从而强化这方面的能力。
与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相比,俄罗斯航空母舰战斗群进行反潜作战时的兵力配置大同小异。直接警戒舰艇通常成环形配置在距航空母舰34海里的距离上,相邻警戒舰艇的间距为警戒舰艇主动声呐作用距离的1.41.7倍。 当警戒舰艇兵力充足时,还可组成双层舰艇警戒,外层警戒舰艇距离航空母舰的距离约10海里;当警戒舰艇兵力不足时,警戒舰艇则成半环形配置或与航空母舰成三角形配置。
舰载反潜直升机通常配置在距离航空母舰1215海里处,围绕编队作环形搜索,负责近程警戒;攻击型核潜艇通常配置在航空母舰前方40120 海里处,负责中、远程警戒。此外,岸基反潜巡逻机和岸基预警飞机也可为航空母舰战斗群远程反潜警戒提供战术支援。为了预防空中威胁,航空母舰战斗群有时还派出部分警戒舰艇,配置在受敌方潜艇威胁较大的方向上,以扩大防御纵深,增加对来袭导弹的预警和抗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