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何仍破烂不堪?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保护开发困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何仍破烂不堪?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保护开发困境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14A042CE00

湖北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是文化名人的聚集地,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其开发利用。

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成立于 1969 年,属于文化部,当时有6000余名文化人和家属来这里居住和劳动,其中不乏如臧克家、郭小川、沈从文等大家。

随着那十年的结束,五七干校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文化人的离开,向阳湖五七干校也人去楼空,但是,它给咸宁却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珍贵文化遗址。

在咸宁李城外先生长期对向阳湖五七干校的研究、挖掘和宣传下,向阳湖逐渐散发出耀眼的光辉,政府部门将向阳湖五七干校往文化旅游方面发展,2013年被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11年过去了,向阳湖五七干校除干校旧址部分得到好的修缮和保护外,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名人旧居却呈破烂之势,给人感觉就是既没有被保护好,也没有被开发利用好,实在可惜。

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居群位于向阳湖王六咀,由一栋一栋的红砖瓦房组成,当年的文化人就居住在这里生活、学习和劳动,周边都是湖泊、农田。一些房屋都是他们自己修建而成,因为从北京来,所以有些房屋修建成四合院状,整个结构非常漂亮。

2024年3月12日,相关人员来到现场实地探访,给人的感觉就是美和破,远处看,房屋很美,浑身都散发出文化的气息,走近却是一派破烂之势,房间里空空,没有任何实物,窗户烂了,玻璃破了,地面霉了,荒草也长起来了,房门墙上张贴的文化名人的名字和介绍很多都褪色无法看清。

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牌立在马路边真的很讽刺。

李城外先生一直在为向阳湖五七干校的事忙碌奔波,有关部门也想开发利用文化名人来打造旅游景区,为振兴乡村找到好的抓手。文旅部门在制定当地的旅游线路时,也将向阳湖五七干校纳入其中,可是,游客如果看到这样的景象,就只能吐槽了,真的很尴尬。

如今的向阳湖五七干校可以说是既没有保护好,更没有开发利用好。

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居值得开发,在开发利用这些文化名人旧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对五七干校历史背景的介绍。通过展示五七干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名人在这里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增进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开发文化名人旧居可以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增加当地的收入。同时,也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业、住宿业等。

但是,对于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居的开发也是非常有难度,因为其除了留下一批房屋外,没有实物,游客来看,看什么呢?光靠讲故事肯定不行,那么怎么开发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居,相关人员想起武汉市著名画家江中潮在东西湖慈湖农场打造中国文艺家农场的成功经验就值得咸安方面学习和借鉴。

武汉画家江中潮在东西湖慈惠农场租赁曾经的农民的房屋、田地打造的文艺家农场,引进了一批画家、作家、雕塑家等艺术家住在农民的房屋中搞创作,工作之余种菜、种花、饲养动物,将艺术与农业相结合,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游客前来。这个项目的成功经验对于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文化名人故居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首先,可以借鉴文艺家农场的模式,将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文化名人旧居打造成一个集文化、艺术、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可以通过举办艺术展览、文化活动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将过去名人旧居修缮通水通电,引进咸宁当地以及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来这里开工作室,让曾经的文化名人和现代文化名人完美结合,搞创作,搞劳动。这样一定能吸引更多游客前往游玩打卡。

其次,可以利用文化名人的影响力,打造一些文化品牌。例如,可以开发一些与文化名人相关的文化产品,如纪念品、艺术品等,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需要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尊重历史和文化,保护好旧居的原貌和历史价值。同时,也要注重文化的传承,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历史文化。

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文化名人旧居的开发利用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借鉴其他成功案例的经验,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其实,文物保护单位“开发利用”才是最好的保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