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热身运动的正确暖身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热身运动的正确暖身方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rickyyufitness.com/%E6%9A%96%E8%BA%AB%E9%81%8B%E5%8B%95/

热身运动的正确暖身方法

本文主要详细讲述有关热身运动和暖身运动。包括运动前的热身准备,专项运动的热身方式,运动强度如何控制,运动后暖身运动等。阅读此文章后您将会对热身运动有更详细的了解,帮助提升运动表现

热身运动目的

热身运动目的不仅仅是伸展身体的各个肌肉群、关节和韧带而已,它会逐渐的增加心臟、肺臟的負荷並調節全身心肺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和身体的温度,以适应后来较激烈的主要运动外,热身运动另一个用途可以避免运动伤害和发生运动后肌肉酸肉痛。

热身运动顺序

正确暖身应该包括暖身运动热身和运动后暖身运动。运动开始时进行暖身运动拉筋动作,慢慢活动身体各关节进行伸展,然后可以选择一些动态热身动作再进行大约3分钟热身运动,例如开合跳,原地跑等,慢慢令到热身运动后心跳提高。

但热身运动幼儿和热身运动长者的方法有所不同,他们进行热身运动时间通常控制在10分钟左右,应选择一些强度低的热身动作,例如慢走5分钟或慢慢活动身体各关节便可。

不当热身运动可能带来的三大风险:

  1. 肌肉拉伤
    没有预热,肌肉和韧带弹性差,拉伤风险增加
    一旦拉伤需长时间休养恢复,影响训练
  2. 关节疼痛
    缺乏热身,关节灵活性降低
    更容易导致扭伤或其他关节损伤,尤其是剧烈运动
  3. 运动表现下降
    热身可提升心率、血液循环和身体温度
    缺乏热身,身体无法进入佳况发挥综合能力

常见的一般热身运动项目有慢跑/快走,繩索跳躍,開合跳等,熱身運動訓練開端前進行,用簡單動作相對較好好操作,熱身運動強度適中便可。以下將會分類說明不同的熱身運動方法

  1. 慢跑/快走
  • 中等强度持续5-10分钟
  • 提高心率,促进血液循环
  • 活动下肢大肌肉群
  1. 繩索跳躍
  • 活动手臂、肩膀等上肢肌群
  • 全面热身
  1. 高膝蹬腿
  • 同时活动上下肢
  • 全面热身
  1. 開合跳
  • 锻炼核心力量
  • 提高身体灵活性
  1. 转体活动
  • 提高身体灵活性
  • 旋转式热身

专项运动的热身动作

除了一些通用的热身运动外,不同的运动项目还需要一些更专门化的热身动作,以便更好地集中准备和激活将要使用的肌肉群。这些动作模仿或演练了项目动作的部分内容,对即将到来的训练有更直接的热身作用。专门化的热身动作要简单,但要规范到位,专注於将要使用的肌肉群,並最大程度调動运动所需肌肉

  1. 跑步项目
  • 快步走、高膝打空氣、直線滑步等
  • 模仿跑步动作,提前进入"跑步状态"
  1. 舉重項目
  • 深蹲、平板支撐等
  • 激活腿部和核心肌群
  • 伏地挺身结合上肢和核心
  1. 游泳項目
  • 手臂畫圈、斜方肌拉伸等
  • 重視肩部和背部區域熱身
  1. 引體向上
  • 免負重臂力練習
  • 手臂和背部做好准备
  1. 俯臥推舉
  • 徒手模仿推举动作
  • 預热胸肌等肌群

如何控制合适的运动强度

进行运动时可以自行参考主观运动强度评分表,因應个人需要去调整运动强度。

初級健身者:训练时间少于3个月或从没有进行过健身训练者,建议每周进行3~4次有氧训练(训练强度为RPE3~4)、2次力量训练(两次训练之间至少休息1天) 3~4个月以后可以逐渐过渡到中級/高級健身训练强度。

中級/高級健身者:建议每周进行一次轻松的有氧训练(RPE3~4)。2~3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RPE5~6),1~2次大强度的有氧训练(RPE7)。2~3次力量训练。注意,大强度的有氧训练每周不得超過2次

运动后暖身运动

每次运动后(有氧或力量训练)结束之后再进行5分钟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接着充分抻拉主要目标肌肉。要求动作平穩、稍慢、幅度稍大些,但不要「过分抻拉」,也不能有跳躍和反彈动作,抻拉到極限时停顿30秒,然後慢慢使肌肉收縮還原。

运动强度的控制

好多新手健身时,都不懂得去调节运动强度,住住令到肌肉over training,严重会拉伤肌肉,其实懂得因应身体情况变化而调整合适既运动强度,会使您训练时更安全,更快达到效果。运动强度可參考以下這個自我训练感觉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