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肌動作發展】從抬頭到走路 新手父母一定要知的2大重要發展原則!
【大小肌動作發展】從抬頭到走路 新手父母一定要知的2大重要發展原則!
分享到
由首次抬頭到邁出第一步,寶寶的成長總是充滿著驚喜。但各位父母又是否知道,其實寶寶身體動作技能的發展都是依照著特定的規律去發展?這兩個趨勢分別為「頭尾原則」(Cephalocaudal Trend)和「近遠原則」(Proximodistal Trend)。隨著寶寶的成長,每一個嬰幼兒在每一個階段都有特定的發展里程碑,這些發展規律不但有助父母理解寶寶如何逐步掌握各種動作技能,更能讓父母更好地預測寶寶的成長,給予他們合適的支持和鼓勵。
什麼是頭尾原則?
頭尾原則(Cephalocaudal Trend)是指由頭部向下延伸到腳部的發展規律,又稱為「頭足定律」或「頭尾定律」。在嬰幼兒的發展過程中,身體各部位的發展會遵循「由上而下」的順序。依照這個原則,寶寶會先發展頭部和頸部的控制能力,接著逐步掌握軀幹和四肢的活動。一般來說,寶寶會在2至3個月時開始建立抬頭的力量,能夠在俯臥時保持頭部穩定;隨後在4至6個月時學會翻身,在5至8個月時能夠獨自坐立、爬行,最後在1歲前後開始自行站立和走路。
由此可見,頭部控制是嬰幼兒發展動作技能的重要基礎。當寶寶能夠穩定控制頭部後,他便能夠自由地觀察周圍環境,從中促進視覺、聽覺和認知發展;若寶寶無法建立控制頭部的力量,則會影響後續翻身、坐立和走路等能力,進而影響環境探索和社交互動的機會,對整體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什麼是近遠原則?
近遠原則(Proximodistal Trend)指嬰幼兒的發展會遵循「由身體中心至外圍」的順序,意味著寶寶會先掌握身體軀幹、肩部等大肌動作,然後才會發展到手臂、手掌和手指的精細動作。例如,寶寶在約3個月左右,就能夠控制肩部和上臂,揮動手臂去觸碰眼前的物件。在隨後的2個月內,寶寶會逐步掌握前臂和手部的活動,慢慢能夠用手抓握物體。而再下一步,寶寶就會發展出控制個別手指的能力,並會在1歲前後學會使用拇指和食指的「鉗狀抓握」,能夠更精準地捏起小物品。
這種由內向外的發展模式讓寶寶先掌握大肌肉群的動作,建立基礎,並隨著神經系統和肌肉的成熟,逐漸學習更精細的動作。如果寶寶無法順利發展軀幹和肩部的控制能力,精細動作的發展也可能受到影響。
父母可如何預測寶寶成長進程?
根據頭尾原則和近遠原則,父母可以觀察以下常見的動作發展里程碑,以確保寶寶在正常範圍內達到預期的發展進度:
宝宝月龄 | 关键里程碑 | 详情 |
---|---|---|
0-3个月 | 头部控制 | 建立支撑头部的力量,并开始尝试在Tummy Time时抬头 |
发展近端肌肉 | 会尝试挥动手臂去触碰眼前的物体 | |
3-6个月 | 上半身协调 | 除了可在趴着时用双手支撑起身体,也会通过协调上半身肌肉去进行翻身 |
基础抓握能力 | 开始配合肩膀和手臂的动作,使用手掌作出有目的性的抓握 | |
6-9个月 | 核心稳定性 | 能够协调头、颈以及躯干,独自坐立,同时开始发展爬行能力 |
精细操作能力 | 发展双手传递物体、抓扒小物体等更为准确的小肌能力 | |
9-12个月 | 站立及步行 | 由先借助支撑站起来,到尝试自己踏步往前走,反映宝宝对身体建立了良好控制 |
手指控制能力 | 掌握钳形抓握,通过使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小物体,反映在精细动作上的进步,并为后续的探索和自理奠下基础 |
如果宝宝在这些里程碑上出现明显延迟,家长应考虑咨询医生,以进行进一步的发展评估,并持续观察宝宝的发展。
父母应如何配合宝宝的发展?
根据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婴幼儿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因此,父母可以根据宝宝不同的成长阶段,提供适合的活动,去帮助宝宝建立对身体的控制,例如:
- 0-3个月:这个阶段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头部和肢体动作控制,所以父母可以多与宝宝进行Tummy Time,并提供摇铃或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宝宝抬头或挥动四肢,借此锻炼相关的肌肉。
- 4-6个月:随着头、颈肌肉的增强,宝宝可以开始尝试翻身,父母可以多提供一些诱因,鼓励宝宝移动肢体,作出翻身的动作。
- 6-9个月:随着坐立能力的增强,父母可以多让宝宝坐着进行互动,并提供各式各样的物体,让宝宝锻炼抓握。
- 9-12个月:宝宝整体大肌能力逐渐成形,父母可提供安全的空间让宝宝练习爬行、站立、步行等技能,并提供合适的物体,如学步车、积木、星星饼等,增强宝宝四肢和手指的力量和灵活性。
通过了解头尾原则与近远原则,父母不仅能够更清晰地掌握宝宝的成长过程,还能以适当的方式支持宝宝的发展需求。每个宝宝的发展速度可能略有不同,父母需要用耐心和爱心陪伴孩子,观察他们的里程碑进展,适时提供鼓励与帮助。若发现发展明显延迟,及早咨询专业意见能为宝宝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每个小进步都是宝宝迈向独立的重要一步,父母的支持将是他们成长路上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