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孩子敏感期家长应该怎么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孩子敏感期家长应该怎么做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m.edu.iask.sina.com.cn/jy/hKXtUn4E95.html

孩子在2-5岁的敏感期,需要家长给予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如何在这一关键时期做好家庭教育?本文将从梁启超先生的教育理念出发,探讨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敏感期。

梁启超先生曾对他的孩子们说:“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这句话体现了他对子女深深的爱。当2-5岁的孩子处于敏感期时,他们需要充分的安慰、父母的拥抱和关爱的语句,需要一个稳定、让孩子感到心安的环境。

成人少一点指责,要完全克制我们的坏情绪,敏感期的孩子是根本来不及消化大人强压给他们的精神压力。这会导致孩子像饿过了头或者吃得太撑时那样放声大哭,感到消化不良。而这种来自父母的指责对孩子来说是在经历一场灭顶之灾,他们敏感的灵性被由此压抑了!

孩子在敏感期,成人要帮助孩子发展社交能力。孩子细腻、纯真、敏锐的情感天赋会在大自然的野外环境里得到释放,会在各种集体自由活动中,得到社交能力的发展。

每当孩子告诉我们哪件事情让他们觉得不愉快时,我们要对孩子说:“没关系,不要紧,继续活动吧!” 我们绝不能否定孩子的感觉,对孩子的情绪视而不见。

家长要注意在敏感期内,要帮助孩子在情感上与家长产生共鸣。这样做不但能鼓舞孩子面对困难的情绪勇气,同时还能引导孩子自己排解紧张情绪,增强自信。

孩子在敏感期中,家长要有三不做:

  1. 尽一切可能不干扰和随意阻断孩子的各种行为和活动。
  2. 不对孩子的情绪做太多议论。
  3. 不说打击、指责和伤害孩子的话。
  4. 不偷懒,每日主动陪伴孩子到户外的环境里观察周围的事物,自由地体验生活。

在敏感期中的孩子有一种强烈的自尊感。通常情况下,由于成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长期随意轻率的指责、抱怨、叫骂等一切坏脾气,使儿童在敏感期内受到伤害和压抑,导致孩子开始认为自己是平庸的心里构建,在面对各种困境、问题、学习和交往时习惯性的选择放弃,避免指责。这是我们成人要认真思考学习的。这对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展是有害的。

1928年梁启超在《致梁思顺》里,给女儿写的信是这样写的:“庄庄今年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要着急,因为本勉强进大学。你们兄妹各个都能勤学向上,我对于你们的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3岁以前的孩子似乎还是在无意识的生长,但他们的敏感期一直存在。3岁之后的孩子被赋予了神秘的能力,开启了属于人类的生命意识,通过有意识的观察周围环境开始形成记忆,一个趋于完整的有存在意识的生命体再次被升华了。

儿童进入3岁,大脑潜意识的开关被准时激活,不以任何外界因素为诱导和干涉,造物主赋予儿童极强的吸收和学习能力,是孩子探寻生命世界的发启之时,是孩子认识自然,发现一生兴趣的重要时机,家长要积极观察把握,并细心呵护长期培养。

梁启超曾在《人要生活在趣味之中》说,他以为: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在对社会有用的基础上,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兴趣非常重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