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天然气产业前景与多行业协同发展
生物天然气产业前景与多行业协同发展
生物天然气产业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9月26日,在“2024年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暨今冬明春形势分享会”上,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绿色燃气委员会秘书长陈佶发表了题为《生物天然气产业前景与多行业协同发展》的主旨演讲,全面梳理了生物天然气产业的现状、前景及多行业协同发展的目标。
陈佶在演讲中指出,生物天然气产业具有工艺技术成熟、应用场景多样化、生态效益显著等特点。根据《中国沼气行业“双碳”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国有机废弃物可获得沼气生产潜力约1690亿立方米,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约3.0亿吨二氧化碳;到2060年,沼气生产潜力将提升至3710亿立方米,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将达到6.6亿吨二氧化碳。
国际上,欧盟已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目标提高至42.5%,美国和欧盟在2021年COP26会议上发起了《全球甲烷承诺》倡议,目标是在2030年前将全球甲烷排放量在202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30%。这些举措为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3年12月,由农业部联合中石油、中石化等单位发起成立了绿色燃气委员会,作为公益服务机构,遵循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原则,汇聚“产、输、配、储、销、用”体系各方力量,推动沼气生物天然气与常规天然气互联互通。委员会参照国际认可的标准规则及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要求,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减排及核证标准——《生物天然气自愿核证通则》。
在市场应用方面,2024年8月20日,绿气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挂单的1500万立方米生物天然气,成功被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摘单。此次交易是我国天然气市场首次通过“气证合一”模式,将绿色燃气标识与贸易有机结合,标志着生物天然气产业迈出了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关键一步。
绿色燃气委员会确定了绿色甲烷(生物天然气)年产量发展目标:到2030年达到200亿立方米,到2060年超过1000亿立方米。为实现这一目标,委员会建议农业、油气、能源、环保、财政等多行业协同发展,加强对有机废弃物沼气生物天然气项目的支持政策,推动绿色燃气核证体系建设,建立生物天然气全额全量收购机制,实现生物天然气与常规天然气的互联互通。
本次会议在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国家管网集团市场部、上海中远海运液化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华瀛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支持下,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能源企业、咨询机构的各界专家及代表三百余人。会议的成功召开,助力我国天然气行业在新形势下向高质量发展方向稳步迈进。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将继续携手各方,凝聚行业共识,激发创新活力,共同开创天然气产业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