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仁: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与他的传奇巨作
朱炳仁: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与他的传奇巨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他以铜为建筑语言,融文化、科技、艺术与传统为一体,精心铸造了雷峰塔、峨眉山金顶、桂林铜塔、灵隐铜殿,以及G20杭州峰会主会场、金砖厦门峰会主会场、武汉“习莫会”会场、上合青岛峰会主会场、北京世园会主会场、普陀山观音法界、绍兴大禹纪念馆等100余座雄奇瑰丽、意韵非凡的标志性铜建筑,它们成为伫立在华夏大地上的一件件传世巨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在杭州雷峰塔前,正是朱大师为雷峰塔身穿上了“彩色铜衣”
雷峰塔: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对中国很多人来说,杭州西湖边的雷峰塔并不陌生。但旧的雷峰塔早在1924年就已倒塌,而新建的雷峰塔是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它的铜艺工程师是朱炳仁。
朱炳仁为新建的雷峰塔深化制作的铜雕,耗铜280吨。黑氧化色的铜瓦,斗拱及梁柱呈现阳刻凸花的中国红,不仅保留了铜的美学意义,也增添了中国元素,成就中国第一座彩色铜雕宝塔
G20杭州峰会主会场:展现中国铜艺魅力
在G20杭州峰会主会场宴会厅里,一道道透着淡雅气质的紫铜门框,极具中式传统风格的铜制穹顶;走入迎宾厅,呈现出钱江潮波浪纹路的庄严铜大门赫然醒目;会议大厅里,吊顶外圈的“流线型紫铜连心斗拱”尽显铜的稳重……这些,都是“铜雕父子”朱炳仁、朱军岷和他们团队的作品。
杭州香积寺铜殿:京杭大运河畔的“运河第一香”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朱军岷承建的杭州香积寺铜殿是京杭大运河畔的“运河第一香”,体现了当代铜雕工艺的高峰水准
黑瞎子岛东极宝塔:传统文化与现代形式的完美融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深化打造的黑瞎子岛东极宝塔,采用青铜瓦铺盖,并用专门设计的滴水、勾头图案再现“龙戏东珠”的意象和内涵,达到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形式的高度融汇,形成浑然一体的建筑艺术旷世珍品
桂林铜塔:山水间的铜艺杰作
被古铜包裹着的桂林铜塔,闪烁着金属的质感,瓦片、飞檐翘角和装饰柱均采用现代的铜雕工艺
普陀山观音法界:荣获鲁班奖的佛教建筑
2021年12月,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2020-2021年度第二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入选名单”,由“铜雕父子”朱炳仁、朱军岷领衔的杭州金星铜工程有限公司参建的普陀山观音文化园榜上有名。
朱炳仁、朱军岷父子带领金星铜工程匠人团队,结合观音法界定位和佛教文化特征,以百年“朱府铜艺”助力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佛教建筑传世之作
浙江大学求是书院铜牌楼:中国最大紫铜牌楼
求是书院铜牌楼,是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它位于求是书院文化元素建筑群北侧广场上,讲述浙江大学一百二十年的风雨历程。铜牌楼长11.5米,宽2.36米,高9.7米,是中国最大的紫铜牌楼,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朱军岷父子及金星铜工程又一传世经典的创造性成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朱军岷承建的杭州香积寺铜殿是京杭大运河畔的“运河第一香”,体现了当代铜雕工艺的高峰水准
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让铜艺走进大众生活
十几年前,朱炳仁到访法国卢浮宫时感慨万分:“以《断臂的维纳斯》为代表的世界名作可供人近距离观看甚至触摸,而中国的博物馆往往把人民与艺术品隔离得那么远!”于是,他想建一座中国的铜雕博物馆,让所有人都能进来看一看、摸一摸,近距离感受铜艺。
“铜雕父子”在杭州河坊街上打造了一座精美绝伦的“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成为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江南铜屋”。这座中国第一座铜文化民居,凝聚了朱炳仁与朱军岷父子两代人共同的愿望,他们倾其所有建造了这座铜文化艺术博物馆,这是一座全年免费开放的艺术馆,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来此参观感受铜文化的魅力。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地感受铜的气息,这是一座可以随便触摸、随便拍照的艺术馆。
创新与传承:朱炳仁的铜艺之路
几十年来,朱炳仁刻苦钻研祖传手艺、积极探究现代科技,研发出“多层次锻刻铜浮雕”“多重蚀刻仿铸铜”“紫金刻铜雕”“高反差磨花工艺”等60余项国家专利,应用现代科技成功建成了一座座传世巨作,出版有中国首部铜建筑艺术专著《中国当代铜建筑艺术》。
如今,朱炳仁的铜雕艺术巨作遍布全国,已成为各地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它们不仅精美绝伦,而且庄重大气,融和在山山水水之中,更平添了一种阳刚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