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共济失调的表现及康复——Frenkel训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共济失调的表现及康复——Frenkel训练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LMEPN20514C519.html

共济失调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不协调和平衡障碍。这种病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幸运的是,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患者可以逐步恢复运动功能。本文将详细介绍共济失调的症状表现,并重点介绍Frenkel训练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一、何谓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而引起的运动不协调和平衡障碍。即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不能合理控制躯体姿势。

其中,协调指的是平稳、准确和控制良好地完成动作的能力。

平衡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身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通过自发的、无意识的或反射性地活动以恢复重心稳定的能力。

二、共济失调时有哪些表现?

  1. 协同不良:运动过程中由于主动肌、协同肌和拮抗肌之间不能正常协同作用,致使对肢体完成某个动作不能正常控制。比如,“反跳现象”,当你弯曲前臂时,并不能很顺利地完成,而是出现不受控制地抖动或突然伸直。

  2. 辨距不良:又称运动过度现象,见于小脑半球任何区域的病变,由于对运动的距离、速度及力量估计能力的丧失而发生。比如,当你在篮球场投篮时,由于难以判断运动的距离、速度和力量,不是越过篮筐就是达不到它。

  3. 意向震颤:中脑结合臂病变导致,使主动肌和拮抗肌不能协调地完成有目的的动作。尤其手和指的精细动作受累,在拿取某目标物体时颤动更明显。比如,当你口渴想喝水时,伸手去拿取杯子,手会出现明显的抖动

  4. 失平衡:小脑、前庭、迷路损害均可引起。平衡能力障碍,不能保持身体稳定姿势,易发生跌倒。

三、共济失调的康复——Frenkel训练

Frenkel 训练法利用病变后残存的视、听、触等感觉系统的代偿机制,反复训练患者,并逐渐增加难度,中枢神经系统经过反复正确的强化训练,逐渐恢复病变部位的生理功能。

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仰卧位练习:

患者平躺在表面光滑的床上或垫子上,足跟能很容易地沿着床面滑动,头部枕起,使患者容易看到小腿与足。

  1. 双下肢单独沿床面滑动依次作膝、髋部屈曲伸展、外展内收运动。
  2. 双下肢交替沿床面滑动依次作膝、髋部屈曲伸展、外展内收运动。
  3. 足跟抬离床面5 cm,双下肢单独作依次作膝、髋部屈曲伸展、外展内收运动。
  4. 足跟抬离床面 5 cm,双下肢交替依次作膝、髋部屈曲伸展、外展内收运动。
  5. 将足跟准确置于治疗师在床上或对侧下肢指定位置。
  6. 联合各种下肢运动,并使患者足跟随治疗师手指运动。

坐位练习:

  1. 练习依次在有靠背有扶手、有靠背无扶手、无靠背无扶手的椅子上维持正确坐位姿势。
  2. 正确坐位向各向平衡训练。
  3. 治疗师计算仅足跟抬离地面的时间,逐渐改为练习轮流将整个足抬离地面,然后准确地把足再放到地面指定位置。
  4. 用粉笔在地下划两个“十”字标记,轮流使足顺着所划十”字向前、后、左、右滑动。

  1. 按治疗师的节奏,练习从不同高度椅子上起身和坐下。

站位练习:

  1. 侧走: 体质量(身体重量)在双足中轮流转移。
  2. 在 35 cm 宽的平行线之间向前走,将双组分别放在平行线内侧,走 10 步后休息。
  3. 向前走,把每步都踏在地板上绘好的足印上,足印应平行且离中线 5 cm,进行 1 /4 步、1 /2 步、3 /4 步及一整步练习。
  4. 转弯: 向左右转弯行走。(类似军训转身动作)。

上肢训练:

指鼻训练,拼图训练,木插板训练,先单手,后双手作拣物训练( 从大到小) 。

拼图训练

木插板训练

本文内容来自江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