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丹的国家概况介绍
南苏丹的国家概况介绍
南苏丹是非洲东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于2011年7月9日正式独立,成为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这个年轻的国家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严重缺失,经济极度依赖石油出口。本文将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为您全面介绍这个正在崛起的非洲国家。
基本国情
- 国名:南苏丹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outh Sudan)
- 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
- 人口:约1109万(2013年7月)
- 首都:朱巴(Juba),人口约50万
- 官方语言:英语,通用阿拉伯语
- 国家元首:总统萨尔瓦·基尔·马亚尔迪特(Salva Kiir Mayardit)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
南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北纬4-10度线之间,系内陆国。东邻埃塞俄比亚,南接肯尼亚、乌干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西邻中非共和国,北接苏丹。地形呈槽型,东部、南部、西部边境地区多丘陵山地,中部为粘土质平原,南部边境的基涅提山(KINYETI)海拔3187米,为全国最高峰。热带草原气候,每年5-10月为雨季,气温20-40℃,11-4月为旱季,气温30-50℃。
全国共划分为北加扎勒河、西加扎勒河、瓦拉卜、湖泊、团结、上尼罗河、琼格莱、东赤道、中赤道和西赤道等10个州。
历史沿革
19世纪以前,南苏丹没有成文历史。一般认为,属于尼罗特族群的丁卡族、努维尔族和希鲁克族于10世纪左右进入南苏丹。16至18世纪,阿赞德人与阿凡加拉人相继在该地区建立统治。18世纪初开始,欧洲人在阿拉伯人协助下,在包括南苏丹在内的非洲大陆猎奴。19世纪初,埃及与苏丹侵入南苏丹地区。1899年英国与埃及共管苏丹(包括现在的苏丹和南苏丹),并于1902年将南北作为两个实体分而治之。1955年,苏丹宣布独立前夕,约瑟夫·阿古领导黑人部队发动兵变,南北苏丹第一次内战爆发。1972年,约瑟夫·阿古与苏丹政府签署《亚的斯亚贝巴协定》,第一次内战结束。1983年,约翰·加朗发动兵变,成立“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解放军”,第二次内战爆发。2005年1月,苏丹南北双方签署《全面和平协议》(CPA),第二次内战结束。根据协议,南苏丹于2011年1月举行全民公投,结果98.83%选民赞成独立。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成立。
政治体制
南苏丹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体制,中央、州两级政权享有立法权。总统、副总统、议长分别来自丁卡族、巴里族、努维尔族三大族群,维持了部落和地域的总体平衡。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当日,原南方自治政府主席基尔签署“南苏丹过渡期宪法”,宣誓就任南苏丹共和国首任总统。“过渡期宪法”共16部分201条,分为总章、公民基本权利、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国家机构、军队、州及地方政府和土地所有制与自然资源管理等内容。“过渡期宪法”还规定,南苏丹成立后,总统在与各政党、社会各界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协商后成立国家宪法修订委员会,对南苏丹过渡期宪法进行审议,并在距离4年过渡期结束前不少于3个月时间内将永久宪法草案交由议会审议,议会审议通过后由总统签署生效。
经济状况
南苏丹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道路、水电、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严重缺失,商品基本依靠进口、价格高昂。国际社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向南提供了大量援助。
南苏丹经济严重依赖石油资源,石油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98%。2012年初,由于与苏丹就石油利益分配问题矛盾不断升级,南苏丹全面关井停产。政府采取压缩财政支出、争取国外援助等方式应对,但难以根本解决问题。2012年6月,南苏内阁通过总额为65亿南苏丹镑的2012-2013年紧缩财政预算,较上一财政年度削减约40亿镑。2013年4月,经过国际社会斡旋和两苏艰苦谈判,南苏丹石油开始恢复生产。10月,南苏政府通过187亿南苏丹镑的2013-2014年度财政预算。
资源与产业
南苏丹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石油、铁、铜、锌、铬、钨、云母、金、银等,水利资源也很丰富。土地肥沃,适合大规模农林牧业发展。2007年南苏丹探明石油储量约47亿桶,可采储量为22.6亿桶,剩余可采储量9.3亿桶。
由于连年战争,南苏丹经济极端落后,几乎没有规模化工业生产,工业产品及日用品完全依赖进口。
南苏丹可耕地面积约为2500万公顷,人均6公顷,适合耕种的品种很多,特别是一些热带和亚热带作物。主要作物有棉花、花生、高梁、小米、麦、阿拉伯胶、甘蔗、木薯、芒果、木瓜、香蕉、土豆以及芝麻。由于战乱、土地所有权和农业技术等因素限制,农业处于原始状态,生产效率非常低,基本靠天吃饭,粮食、蔬菜及水果等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森林覆盖率较高,达到36%以上,西赤道州及中赤道州有木材出口。
交通状况
- 公路:因连年内战的破坏,南苏丹全境铺设路面的公路里程仅38公里。
- 铁路:南苏丹国内有全长248公里的窄轨铁路,由苏丹南部边境连接至南苏丹第三大城市瓦乌(Wau)。未来发展方面,南苏丹正计划将铁路延伸至首都朱巴及邻国乌干达及肯尼亚的铁路网。
- 空运:朱巴机场是南苏丹国内最繁忙及设施最完善的机场,可以起降200座以下的飞机,并且有多条固定国际航线连接坎帕拉、内罗毕、开罗、亚的斯亚贝巴及喀土穆。其它地方机场的跑道仍以泥地为主。分散在各州重要城市的小型机场有12个。
- 内河航运:南苏丹内河通航里程:白尼罗河喀土穆至朱巴苏丹南方境内部分1000公里。
文化教育
南苏丹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南苏丹现代教育有了初步发展,但传统的村社教育也同时保留。苏丹独立后,由于受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南苏丹的教育总体落后,人民受教育程度低下,教育基本上依靠教会学校。南北内战爆发后,苏丹政府驱逐了所有西方传教士,南苏丹人民接受教育的机会大为减少,文盲率高达约75%。
南苏丹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教学设施匮乏。文盲率为73%,6岁以上儿童入学率为37%。全国大中小学学生注册人数分别为2.5万、4.4万和138万,教师约8000名。
南苏丹实行“8+4+4”制度,即八年小学教育、四年中学及四年大学教育。教育语言上与使用阿拉伯文的苏丹不同,南苏丹采用英语为主。然而,南苏丹现时面临英语教师以及以英语为母语的专业技术教师严重短缺的问题。
主要的大学有:朱巴民族大学(朱巴,1977年)、上尼罗河大学(马拉卡尔,1991年)、加扎勒河大学(瓦乌,1991年)、伦拜克大学(伦拜克,2010年)、北加扎勒河大学(阿维尔,2011年)、加朗纪念大学(博尔)、托里特大学、耶伊医学院。
对外关系
南苏丹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反对西方强权政治,主张加强阿拉伯国家团结,密切同非洲国家的合作,重视同中国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目前,苏同世界上近100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
南苏丹独立后,迅速获得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已与包括安理会五常在内的60多个国家建交。2011年7月14日,南被接纳为联合国成员,此后相继被接纳为非盟和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等组织成员。南苏丹注重均衡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南计划在全球52个国家设馆。目前南在埃及、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肯尼亚、乌干达、刚果(金)、津巴布韦、尼日利亚、南非、澳大利亚、挪威、比利时、英国、加拿大、美国和中国等22国设有使馆或代表机构。苏丹、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挪威、荷兰、印度、埃及、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肯尼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南非、乌干达、津巴布韦、土耳其等20国已在南设立使馆或代表机构。联合国在南设有17家机构。
重要关系
同苏丹关系: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建国,苏丹和平分裂。但由于双方在边界划分、石油利益分配、阿布耶伊归属等重大问题上分歧严重,有关谈判进展缓慢,两国龃龉不断,并曾爆发激烈的边境冲突。2012年9月,两苏元首在亚的斯亚贝巴就双边合作以及边境安全、经济、公民地位等问题签署一系列协议。但双方在边界划分及阿布耶伊地区归属问题上仍存分歧。在非盟的积极斡旋下,2013年3月两苏在亚的斯亚贝巴就执行边界安全协议和非盟提出的执行已达成协议的时间表达成一致。9月,南苏丹总统基尔访问苏丹。10月,苏丹总统巴希尔访问南苏丹,双方同意尽快建立边界非军事区和开放边境口岸,加快建立阿布耶伊地区行政、立法和警察机构。
同美国关系:南苏丹与美国关系较为密切。1983年至2005年内战期间,美曾长期支持苏南方。2001年9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介入苏丹南北和平进程。“9·11”事件后,美调整对苏政策,加速推动苏南北和平进程,并最终促成南北方于2005年1月9日签署《全面和平协议》,结束了苏丹长达22年的内战。苏南方自治政府成立以后,美即在南方首府朱巴设立总领馆,并在苏南方自治政府中派遣众多“志愿者”协助工作。2010年,美向苏南方提供约3亿美元的援助。南苏丹独立当日,美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克林顿分别发表声明祝贺南苏丹建国,承诺美将继续作为其坚定伙伴,并以互换照会方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11年10月,美国参议员苏珊·丹尼斯·佩奇被任命为美驻南首任大使。12月14日,美国在华盛顿主持召开南苏丹接触国际会议,号召国际社会向南提供援助,南总统基尔出席并顺访美。2012年3月,南副总统马夏尔访美。8月,美国务卿克林顿访问南苏丹。
同肯尼亚关系:肯尼亚是南苏丹重要邻国,双方有2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长期保持着友好关系。政治上,肯积极参与苏南北和平进程。2005年1月,肯直接促成苏丹政府与苏人解在内罗毕签署《全面和平协议》,为南苏丹独立建国奠定了法律基础。肯积极帮助南苏丹发展经济。2005年以来,肯在金融、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等领域向苏南方提供了大量援助。2010年,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苏南方开设了10多家分行。肯尼亚航空公司开通了由内罗毕至朱巴的航线。
同英国的关系:19世纪末英国占领南苏丹。1899年,南苏丹成为英埃共管苏丹的一部分。由于种族、宗教、文化等差异,英国原本希望统一南苏丹和乌干达,但是1947年的朱巴会议决定统一南、北苏丹。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的当日,英国政府即宣布承认南苏丹共和国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并在南苏丹首都朱巴设立了大使馆。作为英国的前殖民地,南苏丹也在积极寻求加入英联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