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资产配置轮动回测操作指南
ETF资产配置轮动回测操作指南
ETF资产配置轮动是一种常见的投资策略,通过定期调整不同资产之间的配置比例,以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优化。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WPS软件进行ETF资产配置轮动的数据回测,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策略的具体操作方法。
1. 前言
上周发布的《ETF资产配置与轮动实例》文章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多位读者留言希望了解如何使用Excel或WPS进行数据回测。今天,我将详细介绍使用WPS软件进行ETF配置轮动数据回测的具体步骤。
2. ETF配置轮动数据回测详细步骤
2.1 指数基金净值数据获取
首先需要获取指数基金的净值数据。本文以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512890)和华安创业板50ETF(159949)为例,数据时间范围为2018-12-31至2024-11-15。考虑到之前文章采用的数据从2019-6-30开始,因此本文也采用2019-6-30至2024-11-15的数据。
净值数据可以从理杏仁网站获取。以下是华安创业板50ETF(159949)的净值数据示例:
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512890)由于有过1:2分拆,因此需要使用累计净值数据:
2.2 指数PB数据获取
同样在理杏仁网站中获取红利低波、创业板50指数的PB数据。
2.3 数据清洗处理
将两只指数的PB数据和两只指数基金的净值数据按照月份时间进行升序排列,并补充相应的字段。
2.4 PB比值计算
计算创50PB/红利低波PB的比值。为了使整个创50部分的列数与红利低波部分的列数相等,可以在表格的O列加入“PB比值”,虽然该列数据用不上,但可以方便复制粘贴公式。
2.5 应投资金比例计算
将整个待投资金分为10份,应投资金的值在0~10之间波动。例如,当PB比值<5时,创50应投资金为9份;当PB比值>17时,创50应投资金为0份。这个阈值和应投资金份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6 轮动补仓份额及市值计算
这是整个数据回测过程中最复杂的一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小步骤:
- 补仓前份额:对于第一行数据,G3=F3*10000/B3。从第二行数据开始,G4=J3。
- 补仓前市值:补仓前市值H列=补仓前份额G列*基金净值B列。
- 补仓份额:补仓份额的计算公式为:=IF(F5=F4,0,(($H5+$R5)/10*F5-H5)/B5)。
- 补仓后份额:补仓后份额J列=补仓前份额G列+补仓份额I列。
- 补仓后市值:补仓后市值K列=补仓后份额J列*基金净值B列。
将创50的计算公式复制粘贴到红利低波对应的列,完成轮动过程的计算。
2.7 累积年化收益率计算
总市值V列=创50补仓后市值K列+红利低波补仓后市值U列。累积年化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POWER(V4/V$3,365/(A4-A$3))-1。按照这个方法计算,从2018-12-31到2024-11-15,按照上述配置轮动,得到的复合年化收益率为20.18%。
2.8 3年滚动年化、5年滚动年化
为了说明这种ETF配置轮动的方法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引入了3年滚动年化和5年滚动年化指标。3年滚动年化是每次都以3年前的数据为期初来计算年化收益率;5年滚动年化是每次都以5年前的数据为期初来计算年化收益率。
2.9 最大回撤计算
最后计算最大回撤。以净值的历史最大值作为基准,计算从历史最大值跌到当前净值的回撤值。
3. 小结
以上就是ETF指数配置轮动的数据回测方法。除了以PB比值作为轮动依据外,还可以使用其他指标,如指数自身的PB百分位值、股息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差值、FED股权风险溢价等。希望这种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