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二钾与血清分离胶等产品在血液前处理中的关键作用
EDTA二钾与血清分离胶等产品在血液前处理中的关键作用
血液的前处理过程是一个确保血液样本在后续检验中保持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关键步骤。EDTA二钾、血清分离胶和其他采血管添加剂在血液前处理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以下是对该过程的详细解析。
试管准备
试管使用前检查:在使用前对一次性试管进行检查,确保试管质量合格,为后续的硅化处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硅化处理:硅化是试管准备中的关键步骤。硅化剂是一种具有良好化学惰性和生理惰性的产品,能够使试管内壁变得光滑。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血液中的血细胞在接触到粗糙的试管内壁时破裂,从而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溶血不仅破坏了血液样本的完整性,还可能干扰后续的检测结果。硅化处理还能规避试管对细胞或血液的活化作用,避免酶联反应的影响。
添加剂加入
促凝剂或抗凝剂:在硅化处理完成后,根据检验项目的需求,试管中需要加入适量的促凝剂或抗凝剂。促凝剂可以加速血液的凝固过程,适用于需要血清或血浆进行检验的项目;而抗凝剂则能防止血液凝固,保持血细胞的形态和计数的准确性,适用于需要全血或特定血细胞进行检验的项目。
EDTA二钾或血清分离胶:对于某些特定的检验项目,如血常规检查或需要分离血清和血浆的项目,试管中还会加入EDTA二钾或血清分离胶等添加剂。EDTA二钾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能够防止血液凝固;而血清分离胶则能在血液凝固后将血清(或血浆)与血细胞分离开来,便于后续的检验操作。
血液采集与保存
血液采集:在试管准备好并加入相应的添加剂后,即可进行血液采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需要迅速注入到试管中,并轻轻颠倒试管几次,以确保血液与添加剂充分混合。
保存与运输:采集到的血液样本需要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保存和运输。对于需要保持血液流动性的样本(如加入抗凝剂的样本),通常需要在低温条件下保存;而对于已经凝固的样本(如加入促凝剂的样本),短时间则可以在室温下保存。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避免剧烈震动和温度变化,以确保样本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血液的前处理过程包括试管的准备、添加剂的加入(促凝剂、抗凝剂、EDTA二钾或血清分离胶等)以及血液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这些步骤共同确保了血液样本在后续检验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