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设计是什么?一文详解四大类型及十二种人生角色
人类设计是什么?一文详解四大类型及十二种人生角色
人类设计(Human Design)是一种新兴的自我认知工具,通过分析个人出生时的星象位置,来揭示一个人的内在特质和潜在能量。它结合了占星术、量子物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流行。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人类设计的基本概念、四大类型、九大能量中心以及十二种人生角色。
人类设计是什么?
人类设计能凭借出生年月日、时间及地点,寻找一个人出生时的初始人格特质、潜在能量以及人生中需要克服的困难。人类设计就像是我们人生的指南,除了让我们更了解自己,也帮助我们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一贯的“做决定”的方式。
如何获取自己的人类设计图?
输入资料(出生年月日+出生时间+出生地点),便可以得到自己的人类设计图。
人类设计分析
现在你可能会看到一堆专业术语,以及一个奇怪的图案,有些有颜色,有些是白色。人类设计的解读非常复杂,只靠一篇文章难以完全深入地分析每个词汇所代表的意义。以下先教大家从最基础的信息看起——包括人类设计里的四大类型、九大能量和十二种人生角色。
四大类型
人类设计分析可分四大类型:“生产者”、“投射者”、“显示者”及“反映者”。
生产者
“面对没有‘结果’的事,即使完成,也会感到挫败”
生产者占人口比例中的70%,拥有强大的行动能力,只要找到适合的工作就能全程投入,感到满足和快乐,获得更大的动力。相反如果遇上不喜欢的工作,会变得较消极,完成某些工作事项也感受不到成就感。
生产者中又可细分“纯生产者”和“显示型生产者”。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纯生产者”更注重细节,做事不一定够快,但力求完美;而“显示型生产者”则更讲求效率,能快速完成工作,但可能会忽略细节。
投射者
“对于不被别人理解而感到苦恼”
投射者约占人口21%,拥有组织、管理和引导他人的天赋。投射者擅长观察,容易发现他人的需要,了解对方的能量和优点。正因为他们能发现别人的特质,所以当自己不被理解时,容易感到苦闷。
显示者
“天生的领导者”
生来就喜爱自由的显示者,只占人口的8%,属于天生的领导者。因为他们不喜欢受到管束,所以当别人试图控制显示者时,他们会觉得愤怒。
反映者
“和对的人相处才能感到快乐”
反映者相当稀有,只占人口的1%,是四大类型中占比最少的类型。反映者是高度敏感的类型,容易被外在环境和他人影响,所以他们会花更多时间做抉择,也需要反复思考才能得到答案。
九大能量中心
九大能量分别代表什么?人类设计中有一些三角形、方形和菱形的图案,这九个图案分别对应不同的能量中心。
如受屏幕所限,请向右扫查看更多内容 →
人类设计九大能量中心 对应
头顶中心(Head Center) 压力、灵感、问题
概念化中心(Ajna Center) 智识觉察、焦虑
喉嚨中心(Throat Center) 沟通、行动
G中心(G Center) 自我、爱、生命方向
意志力中心(Heart Center) 自我价值、意志力、自尊
情绪中心(Solar Plexus) 情绪觉察、情绪动能、紧张、等待澄澈
脾/直觉中心(Spleen Center) 生存、警觉、免疫系统、直觉、本能
荐骨中心(Sacral Center) 生命力、回应
根部中心(Root Center) 压力、肾上腺
如受屏幕所限,请向右扫查看更多内容 →
能量中心的颜色代表什么?
如果你的某些能量中心有上色,代表这个中心有稳定能量在运作,也是你较为依赖的中心;相反如果该能量中心没有上色,代表较少被运作,是开放且能够接受外界能量的能量中心。这也说明,即便这个能量中心没有上色,但你也可以利用后天的方式进行开启和运作。
十二种人生角色
人生角色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基本轮廓,可以定义我们在自己眼中和别人眼中的形象。人生角色由两个数字组合而成,前面的数字是“意识”,代表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后面的数字则是潜意识,代表别人会怎样看待你。
人类设计的人生角色总共有十二个组合,各有不同的特质。
1/3 人生角色
一生中总是不断向上奋斗的角色,喜欢追求事物的根本。1/3角色的人容易自认为准备不足,而导致没有安全感,即使身边的人认为他们已经做好万全准备。40岁后,他们能从过去的经历得到领悟,找到平衡点。
1/4人生角色
人生角色1/4属于懂得越多、越容易有安全感的人,对于感兴趣的事情会积极研究。他们不常主动社交,但会在无形中把心得和研究结果分享给他人,以此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2/4人生角色
一开初总是想要独处,却也希望与他人打好关系,感觉矛盾。渐渐成熟后便能在“独处”和“与人交际”中找到平衡,与喜欢的人来往能够增强能量,也较能克服胆怯。
2/5人生角色
与2/4的角色有些类似,比起社交更喜欢独处。渴望成为一座孤岛,但如果有人需要帮助,他们也会奋不顾身地跳出来解决问题。
3/5人生角色
勇于尝试的人,能从失败中学习更多。因为他们不能忍受一成不变,所以在别人眼中可能有点特立独行、反复无常,但也因为喜欢挑战而收获更丰富有趣的人生!
3/6人生角色
30岁前后呈现不一样的样貌。30岁前敏感、挑剔,想要体验各种不同的人生,同时非常需要独处时间;30岁过后虽然仍想拥有不同人生体验,但身体却会想退一步观察,容易产生矛盾。
4/6人生角色
总是能以客观角度看事情的角色,擅长把信息分享给所有人,拥有清晰的口条和理性的头脑,但也可能因为过于理性,不太会安慰他人,对于别人的情绪有种事不关己的感觉。
4/1人生角色
温和、友善,领悟性高的角色,非常容易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4/1人对于想钻研的事物,能有效利用人际圈而从中获得解答,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5/1人生角色
能迅速为他人解决问题,并带领众人的角色。年轻时未必看见自己的价值,但慢慢建立基础后,等到适当的时机便能大放异彩、展露光芒。
5/2人生角色
敏感、害羞,喜欢默默完成工作,总是想符合大众的期待,所以很容易出现因为不擅长拒绝而接下工作,最终让人失望,也让自己沮丧。
6/2人生角色
天生的乐天派,做事不拘小节。在30岁以前会想尝试各种事物,期盼从中获得更多能量;30岁后凭借这些经验与过去启发,能给予身边的人不同的观点、激励更多人。
6/3人生角色
对于未来的人生很有规划,即便遭遇挫折,也能以冒险的精神不断尝试。通过无数次的尝试与挑战,结合自己的经验,成为有智慧的角色,找到人生方向。
人类设计与MBTI测验的区别
人类设计与MBTI测验都是自我认知工具,但两者有本质区别。MBTI测验是基于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人的性格类型。而人类设计则结合了占星术、量子物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通过分析个人出生时的星象位置来揭示内在特质。
人类设计更注重揭示一个人的潜在能量和决策方式,而MBTI测验则更侧重于分析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两者各有优势,可以互补使用,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