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天塌了!别人退税,我还要含泪补7千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天塌了!别人退税,我还要含泪补7千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henlanbao.com/zhinan/1896457883986374656

3月1日,一年一度的个人所得税汇算开始了。全网都在热议“退税”,但个税申报并非越简单越好,一不小心可能就要补税甚至缴纳滞纳金。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个税申报中的常见误区、辟谣网上流传的退税谣言,并提供实用的节税建议。

一、专项扣除别乱填,小心“节税”变“偷税”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是国家给咱的退税神器,帮我们减轻交税的负担。这7个项目有各自的扣除规则:

  • 住房租金和住房贷款利息不能同时填报:有的朋友老家有房,在工作城市租房,心想赚到了,两个都填报上。但实际“偷税”了,因为「住房租金」和「住房贷款利息」只能二选一,本来一年顶多抵扣1.8万,结果两个都填报,总共抵扣了3万,有1.2万没交税。一旦税务系统排查出来,先是短信提醒及时在个税APP更正,要是多次提醒都不更正,不仅要补缴,还得交滞纳金。这滞纳金可是按天计算,一天就扣纳税额的0.05%,一年下来就是18.25%。假设要缴纳1.2万的税额,得交2190元的滞纳金,肠子都悔青了...咱有房又租房的朋友可得注意了,你可以看看「住房租金」跟「住房贷款利息」哪个抵扣的金额更多,选哪个。

  • 虚报「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扣除项目:身边很多朋友会把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甚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填报上。但属于是“虚报项目”,如果虚假填报,涉及的金额又比较大,税务部门多次提醒都没更正的,税务部门就会立案调查。可能就不止滞纳金这么简单了,追缴、罚款、未来3年的个税申报都被列入“重点审查名单”。如果不是赡养年满60岁的父母,子女均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咱都不能填报。另外,家里有兄弟姐妹,咱不能填100%抵扣,需要跟兄弟姐妹们商量好,每个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1500元/月。具体怎么分摊,咱可以选平均分摊、约定或由父母来指定分摊。如果是约定或指定分摊,需要签订一份书面协议作为证明材料。

  • 结婚后,夫妻倆重复填报专项扣除:这是错误填报的「重灾区」,尤其刚结婚的朋友,以前单身能一个人抵扣的项目,现在得俩人分摊了。但很多人又不知道,结果重复填报。税务系统核查到信息对不上,就会暂停你享受填报错误的【专项扣除】,你能抵扣的金额少了,交的税可就变多了。为了帮大家搞清楚哪些可以分摊,哪些只能夫妻一方抵扣,我们做了个分类:

  • 不是所有的证书都算「继续教育」:之前就有多名中学老师误信了网上虚假退税秘籍,用“教师培训的学分证书”假装“教师资格证”,来填报「继续教育」的专项扣除信息。后来就被税务部门公开通报了,要求更正补税。补税事小,关键还影响征信。如果日后想买房贷款,办信用卡就有可能因为征信不良而受阻。只有个税APP上显示的证书,才是【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能退税的。咱还是如实填报,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这些退税谣言,别信!

  1. 养老金超5000元/月要交税?假的!:前阵子有不少视频博主说养老金要交税,害得大家人心惶惶:打工赚钱交税,退休还得交税?别怕,这是谣言!根据《个税法》第4条规定,退休人员领取的社保养老金是不用交税的。

  2. 二次退税?别上当:网上有不少号称律师的博主,借“二次退税”秘诀的幌子,博取流量,有的甚至宣称能代理二次退税,实则盗用你的信息。千万别上当了!官方政策里压根没有“二次退税”的说法。所谓的“二次退税”,其实是3月1日-6月30日,申报个税汇算后,有更正的机会。如果你发现自己漏填了专项扣除,缴纳的税款变多了,可以点击「更正」重新申报,更正的时间也比较灵活,随时能申请。

  3. “专业退税,帮你代办”,小心诈骗:这年头,骗子也会蹭热点,但凡是电话或短信告知要提供个税账号、银行卡号的,直接拉黑。从3月1号起「申报个税」到「收到申报结果」,关于退税的所有操作,都可以在个税app上进行。咱有啥疑虑,也可以拨打区号+12366咨询。

三、打破信息差,还有这些隐藏的省税妙招

除了如实填报好「个税专项扣除」,还有这4个退税秘籍:

  1. 用好抵税法宝,轻松抵税1.44万:如果你自己,或者给家里人买了这些能抵税的【税优健康险】、【个人养老金】,并且还在交保费,那交的保费能抵税。【税优健康险】和【个人养老金】都有买的朋友,可以叠加抵扣,最高能抵扣1.44万。保单上会有一串【税优识别码】,记得在申报界面的其他扣除项目里,添加上,操作步骤也很简单,可以参考以下流程:

  2. 工资和年终奖,选对计税方式怒省几千块:年底有发奖金的朋友,除了把该填报的抵扣项目填全,可以对比下奖金的计税方式。咱们收到的年终奖属于“全年一次性奖金”,有两种计税方式:合并计税、单独计税。哪个计税方式,交的税少,选哪个。

  3. 薪资高的朋友,适当提高公积金缴纳基数:可以看到,咱的五险一金是不用交税的。如果收入高也不着急用钱,可以跟公司协商,看能否适当调高公积金的缴费比例。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18条,职工和单位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都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比如:深圳就支持调整公积金的缴存基数、比例,如果最高缴费基数是43659元,按12%的比例交,就有5239元不用交税。这笔钱存放在公积金账户里,之后买房也能用上。

  4. 捐款也能抵税:如果在“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等国家合规的公益平台捐赠过,捐赠的钱可以抵税。先跟平台申请开具捐赠票据,再到「个税app」申报界面,找到【准予扣除的捐赠额】,添加捐款信息就可以了。

四、写到最后

不想大家再踩坑,这份《避坑秘籍》咱得收好了:

  • 专项扣除别乱填,小心节税变偷税
  • 租金房贷别都填,当心换来滞纳金
  • 赡养父母确认好,年满60岁才能报
  • 夫妻容易重复填,收入谁高谁抵扣
  • 退税证书有要求,职业资格目录内
  • 网上谣言别轻信,社保养老不交税
  • 如果怕自己填错减税项目,或者不知道怎么操作退税,可以点击查看《深蓝保谈钱说税-家庭财务规划手册》,看更多个税文章,也可以点击下方卡片预约专业规划师,从退税操作、税优险到财务规划,都帮你解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