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节假日+2!加班工资怎么算?
2025年起,节假日+2!加班工资怎么算?
2025年,中国的节假日将迎来重大调整,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将增加2天。这一变化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假期安排,也关系到加班工资的计算。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新的放假办法以及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
11月1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公布,自2025年起,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具体调整内容如下:
工时制度与加班工资
根据我国劳动法及相关规定,我国的工时制度主要分为三种: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除标准工时制以外,用人单位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需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标准工时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综合计算工时制
采用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不定时工作制
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点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特殊工时制度。
根据《江西省工资支付规定》第二十条: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执行本规定第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加班工资:
(一)在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支付;
(二)在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之内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者小时工资的百分之二百支付;
(三)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者小时工资的百分之三百支付。
法定工作时间、延长工作时间及延长工作时间不受限制的情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规定执行。
因此,只有标准工时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劳动者,才能依法主张加班费。
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在标准工时制下,加班包含三种情形:延时加班、休息日加班和法定休假日加班。
根据最新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24年修订)规定,全年法定节假日共13天: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2天(5月1日、2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至3日)。
因此,上述13天为法定节假日,如果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应支付三倍工资。其他的周末休息日及调休的休息日加班,用人单位就需支付两倍工资。
举个例子,2025年春节假期从除夕至初七共有8天,但是只有除夕至初三这4天是法定节假日,可以主张三倍工资;其余4天均为调休,用人单位不予调休时可以主张两倍工资。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故折算日工资时需要剔除周末休息日,但不需要剔除法定13天节假日。因此,按照每年有365天、52个周来计算的话:
月计薪天数=(365天-52周×2天)÷12月=21.75天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天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025年放假日历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