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理论】(唐)欧阳询《传授诀》(全录本)及概述
【书法理论】(唐)欧阳询《传授诀》(全录本)及概述
欧阳询小楷《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欧阳询是初唐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与薛稷、褚遂良、虞世南并称为“初唐四家”。他的《传授诀》是一篇著名的书论,详细阐述了书法技法和审美原则,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授诀》的内容涉及到了书法的基本技法和审美原则。例如,文中提到在书写时,笔画的起始必须圆正,气力的运用要纵横有致,轻重分明。同时,书法家在书写时需要凝神静虑,仔细审视字势,确保字的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此外,文章还强调了书写的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以免导致骨力不足或笔画呆滞。最后,文中指出书法不应过于瘦弱或肥胖,以免失去应有的形态和质量。
《传授诀》作为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历来被认为是论书名篇。它不仅体现了欧阳询个人的书法理念,也反映了唐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水平。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欧体”风格著称,这种风格以方笔圆转、意态精密俊逸为特点,对后世书法有着深刻的影响。
欧阳询·传授诀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思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均,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被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
译文:
每当要写字的时候,所用的笔必须心圆管直,运笔或直或横,或轻或重,要用力得当。精力要集中,思虑要平静下来。应该审查字的间架结构及其所孕含的势能,达到四面分布均匀,八边齐备,来源书法 屋,书法 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短长合于法度,粗细适中;心和眼都得符合一定的程式,疏密恰当,斜正合适。最要注意的是不可匆忙,一忙就会使笔失去控,因而失去力感刚性的势能。其次是不可缓慢,缓慢就会使字失去骨力。一同时又不可过瘦,瘦就会使字形显得枯搞;当然也不可过肥,肥就会使字体显得俗气。仔细地端详原本的笔意,从容地进行临摹,自然而然就会达到原本的体势了。这是学习书法最紧要、最神妙的地方。 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写给善奴
皇甫诞碑(残本)
存“开府仪同三司”下三十三页,每页四行,每行8字。
版本特征,十行“总管府司”之“司”字“口”部完整。十二行上端“时绝权豪”之“权”字右旁首点完好。十三行中段“尚书右丞”之“丞”字尚好。十五行下端“绣衣”之“衣”字左下完好。二十二上端“参综机务”之“务”字尚存。符合北宋拓本特征。钤印:陈璟、正影、澄影、陈璟翰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