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画构图要素
浅谈国画构图要素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其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建立了许多符合自身审美要求的构图法则,如布势、主次、对比、均衡、疏密;开合等等。国画的构图都有哪些要素呢?
一般来讲,传统中国绘画的构图有四个要素。
一、立意高远
中国山水画历来强调意境的提炼和开拓,强调形神兼备,不是简单地再现自然风景,而是要表现作者高远的立意的。创作构思时,要心中有思想,有激情,笔下有意境。
二、主次和宜
作画须先定位置,分清主次;一幅画必须有重心和中心,要有主宾关系。从构图上来说,画的内容的主次、画旨的所在,决定了画面物象位置的主次。一幅画的主要部分、次要部分要互相呼应,主次有序,相配合宜。笔墨的线、面、块、浓淡,黑白,在画面上的运用必须符合章法。
三、对比和谐
一幅画是一个整体,构图要从总体上把握好全幅表现的景物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取得和谐统一整体效果。浓淡的对比,疏密的对比,虚实的对比,阴阳的对比,都要脉络清楚,层次分明,色调统一,对比和谐,以达到整体自然的效果。
四、取势生动
一幅好的作品要讲究取势。所谓取势,就是让画面生动起来,在表现的对象中制造矛盾,形成冲突或波澜,让画面有一种动态,呈现一种动人心魄的新奇。险中求稳,就是一种很能动人的取势方法。
再看看花鸟画的六种构图法:
一、两线构图
两线构图概括出“十六字诀”,即:一长一短,一大一小,一多一少,一纵一横。如下图:
一长一短
一大一小
一多一少
一纵一横
二、三线构图
“三线”构图的线路由主线、辅线、破线组成,如画兰草的口诀“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就是讲“主、辅、破”三笔的关系。
画草三线
画枝三线
下垂三线
上仰三线
三、三角形构图
在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画面中,我们要表现的物象应该避免出现方形或圆形的构图,而更具美感要求的则是各种不规则的三角形,这就是三角形构图。在三角形以外的空白处要有大小面积的变化。如下图:
四、“之”字形构图
之字形构图是以三条线作不等长的连接,尤其在画静物时的自然排列,往往多采用此种构图形式。
五、纵横式构图
是由两条以上交叉线组成的,交叉线的夹角可根据画面需要而定,但总的要求则是体现出构图的纵横关系。
六、“三分法”构图
在方形画面的四边,将每边分成三等分。如下图,将画面中的“主”角放在画面三分线的位置上,会比放在画面中央位置上要感觉舒服,且灵动。
留白是中国画的特点之一,在构图里也是十分重要,相当于音乐中的间歇。“此时无声胜有声”。所以在学习时要认真研究分析,从古今名画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构思的和想象。更需要深入生活,观察、体会、发现事物的变化,用“穷则变、变则通”的规律,处理好自己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