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高效选择RAG的中文Embedding模型?揭秘最佳实践与关键标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高效选择RAG的中文Embedding模型?揭秘最佳实践与关键标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modb.pro/db/1821024858789134336

在使用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时,选择合适的中文Embedding模型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Huggingface平台上筛选和评估中文Embedding模型,并总结了选择模型时需要考虑的关键标准。此外,本文还提供了使用m3e-base模型进行本地化部署的代码示例。

Embedding技术简介

Embedding是一种将高维稀疏数据映射到低维稠密空间的技术。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推荐系统、图像处理等领域,用于将离散的、稀疏的输入数据(如词汇、用户ID、物品ID)转化为密集的、连续的向量表示。

在使用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技术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中文Embedding模型的问题。中文Embedding模型在RAG技术中非常关键,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信息检索的效果和生成文本的质量。

当你去搜索中文Embedding模型时,你会在哪儿搜索呢?会发现市面上有很多种选择,该如何选择适合的中文Embedding模型呢?

其实,选择的过程就是一个软件选型的过程,值得重视。

通过Huggingface筛选中文Embedding模型

下面,我将在本文详细介绍通过Huggingface筛选中文Embedding的过程。

  1. 打开Huggingface官网:https://huggingface.co/,进入首页。
  2. 点击Models,这里包含Huggingface上所有的开源模型。
  3. 在Languages中选择 chinese 中文。
  4. 搜索embedding,可以看到很多开源的中文Embedding模型。
  5. 排序。
  6. 我们根据下载量来选择下载量比较大的embedding模型。(根据大数据来说,下载量最多的,被大多数人认可,效果理论上还可以。)
  7. 依据HuggingFace的测评榜上进行选择。
    打开测评榜:https://huggingface.co/spaces/mteb/leaderboard
    这里既包含开源,也包含API,鱼目混杂,需要进一步验证和确认。

当然除了按照下载量和测评结果,还需要考量比如模型的性能、处理速度,vector维度大小等。下面我总结了一些不同维度进行选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模型性能:这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性能优异的Embedding模型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向量表示,从而提高信息检索的准确性和生成文本的质量。
  2. 处理速度:模型的计算效率也非常关键。处理速度快的模型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显著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从而改善用户体验。
  3. 向量维度大小:Embedding向量的维度大小直接影响到模型的存储和计算成本。较高的维度可以捕捉更多的细节信息,但也会增加计算开销。因此,需要在维度大小和性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4. 适用性:不同的Embedding模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表现各异。选择适合具体任务的模型可以显著提升效果。例如,对于文本生成任务,某些模型可能比其他模型表现更优。
  5. 训练数据和方法:Embedding模型的训练数据和方法也会影响其性能和适用性。基于大规模、高质量语料训练的模型通常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6. 可扩展性:在处理大量数据或需要频繁更新模型的场景中,模型的可扩展性至关重要。可扩展性好的模型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扩展和更新。
  7. 兼容性:考虑Embedding模型与现有系统和工具的兼容性,以确保模型能够无缝集成到现有工作流中。
  8. 社区和支持:选择有活跃社区和良好支持的Embedding模型,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帮助和资源,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m3e-base模型的本地化部署

m3e-base 是我早期在生产环境使用过的一个Embedding开源模型,下面演示如何在本地化加载和运行。

要使用 Hugging Face 加载开源模型 m3e-base 并进行本地化部署,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安装依赖:确保安装了必要的 Python 包,如 transformers 和 torch。
  2. 加载模型:使用 Hugging Face 的 transformers 库来加载模型。
  3. 进行推理:使用模型进行嵌入生成。
  4. 本地部署:可以使用 Flask 或 FastAPI 等框架进行本地部署。

完整的代码如下: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Model, AutoTokenizer

# 加载 tokenizer 和模型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m3e-base")
model = AutoModel.from_pretrained("m3e-base")

# 示例文本
text = "这是一个测试句子。"

# 对输入文本进行编码
inputs = tokenizer(text, return_tensors="pt")

# 生成嵌入
with torch.no_grad():
    outputs = model(**inputs)
    embeddings = outputs.last_hidden_state.mean(dim=1)

print(embeddings)

通过上述步骤,你可以加载 Hugging Face 的 m3e-base 模型,并进行本地化部署。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和扩展这些代码。

参考资料

  1. https://huggingface.co/spaces/mteb/leaderboard
  2. https://qanything.ai/docs/architecture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