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RISC-V在中国: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RISC-V在中国: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

引用
1
来源
1.
https://ee.ofweek.com/2024-09/ART-8610-2800-30645552.html

RISC-V架构自2019年在中国落地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市场上130亿颗RISC-V核心中,一半来自中国。在RISC-V基金会的超4000名会员当中,中国企业占比近一半。本文将探讨RISC-V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优势、挑战以及未来方向。

RISC-V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外主要RISC-V芯片厂商及产品布局情况如下:

  • 国外:高通、恩智浦、谷歌、英伟达、英特尔、西部数据等
  • 国内:奕斯伟计算、达摩院、兆易创新、乐鑫科技等

投资机构对RISC-V创企给予了诸多积极的回应。从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起码有 16 家从事RISC-V芯片研发的国内创企获取了新一轮的融资,其中奕斯伟计算、进迭时空、希姆计算、蓝芯算力、知合计算的最新单笔融资均达到了亿级的规模。

RISC-V在中国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北京奕斯伟计算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何宁博士表示,中国发展RISC-V有两大优势:

  1. 从市场角度看,中国场景需求广,同时应用创新能力强。这两点能够保证RISC-V新的技术和产品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由于应用场景丰富、创新能力强,使得RISC-V产品迭代速度非常快。

  2. 从机制角度看,中国有更强的统筹协调和规划布局能力。整体市场引导下,无论是企业还是开发者个人,中国相对于国外更愿意、有更大的热情投入RISC-V,这使得RISC-V在中国的发展更有活力,大家对它的关注度也更高。

然而,RISC-V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技术方面,技术指令集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尤其是面向高性能应用的扩展指令还待补充完善。

  2. 产品方面,RISC-V之前主要应用在物联网领域,高端旗舰性的产品还比较缺乏,这方面业界也在进一步努力。

  3. 生态问题依然是盘旋在RISC-V头顶最大的乌云。从发展历程来看,RISC-V是从物联网起家。IoT嵌入式场景适合“单兵”突破,对于生态的需求低,软硬件切换的代价小。但是,由于IoT是低曝光度领域,尽管RISC-V架构芯片的出货量已经突破百亿颗,但普通消费者对其感知度不高,生态也难以复用。向前推进,手机、电脑、服务器等强生态场景对于生态的要求很高,软硬件切换的代价大,需要广泛协同生态链。

RDI(RISC-V数字基础设施)概念的提出

为了解决RISC-V的碎片化问题,奕斯伟计算提出了RDI(RISC-V Digital Infrastructure,RISC-V数字基础设施)的产业概念。RDI指所有采用RISC-V架构的数字基础设施,包括芯片、设备、软件、系统,以及由此形成的“新算力、新网络、新数据、新设施、新终端”等。垂直行业场景是RDI落地的首先突破口。

具体而言,奕斯伟计算希望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与上下游生态链伙伴携手合作,共同推动RISC-V产业的全方位发展。通过扎实的技术积累与开放合作的创新模式,为推动绿色、安全可靠和可持续的RDI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做贡献,使其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RDI概念的落地实践

为了更好地支撑RDI落地,奕斯伟计算正在打造RISAA(瑞赛)技术与生态平台,希望能够借此推动行业伙伴间的技术合作、应用落地与生态共建。

具体来说,RISAA平台建设包括三方面的基础技术能力,以及五层级的产业生态共建模式。

三方面的技术能力首先是RISC-V+AI的技术底座能力,旨在构建一个兼容不同计算需求的共性计算底座;其次是DSC能力(Domain Specific Computing,领域专用能力),旨在提升RISC-V产品在各领域应用的竞争力,支撑行业场景落地;最后是开放的软硬件接口与平台,旨在为生态伙伴实现技术上的互联互通提供条件。五层级的生态共建模式包括在IP、芯粒、芯片、板卡、系统设备五个层级的产品形态上,实现合作伙伴间互惠互利、互通有无、协同创新、共谋发展。

RISC-V与AI的关系

作为新生代架构的RISC-V,业内都在观望什么会是其杀手级应用?当生成式AI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人们的眼前,RISC-V的机会再次降临了。

关于AI和RISC-V的关系,何宁表示:“RISC-V和AI两个概念之间已经产生强烈的交集,一方面,RISC-V会成为AI的原生架构;另一方面,AI赋能的新设备能够成为RISC-V的杀手级应用。”

首先,作为计算架构,RISC-V具有高效、灵活、可扩展性强的优势。高效满足了AI时代对于能耗的要求,灵活、可扩展性则能够使得RISC-V在云、边、端等不同场景下落地和应用。生成式AI触发了新一轮产业革命,在此基础上会出现许多新的场景和需求,这类需求都是灵活多变的,需要计算架构具备足够强的适应能力,以支撑软件和应用实现,RISC-V在这方面本身就具有独特价值。

其次,RISC-V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开放。开放意味着竞争活力足够多,业内的贡献也足够多。基于RISC-V的底层架构,不仅可以在CPU上发展,还可以向TPU、AI计算方向发展,可以基于RISC-V基础指令集在上面进行不同扩展,搭载不同协处理器,最终形成共性计算底座。这个共性的计算底座涵盖的不只是CPU,还包括GPU、NPU等。在这个基础上,可以颠覆整个软件。这在技术上,也是最适配未来AI发展的方向。何宁说到:“我们认为RISC-V未来可以成为AI的原生架构,吸引开发者的数量以及社区活跃度不亚于现在任何相关社区。”

从另一个维度来说,AI赋能的新设备又将成为RISC-V的杀手级应用。有这么一句话:“所有产品都值得用AIGC重新做一遍”,这背后暗示着AI带来的生态重构的良机。生成式AI智能助手,会使得应用的数量大幅度减少。比如说,以前需要在手机上使用APP点餐、旅行,现在使用AI助手就可以解决,其他APP从与用户直接的界面转变为隐藏后面提供数据,使得APP的数量大幅度减少。RISC-V需要一个生态重构的良机,而AIGC就给它提供了这样一个生态窗口。

何宁表示:“AI与RISC-V之间相辅相成,RISC-V+AI是未来趋势。在新的重构生态良机下,RISC-V 计算架构发展前景十足。”

结语

全球都在看好RISC-V,它正在慢慢改变半导体市场。历史发展的趋势表明,未来RISC-V有望成为继x86、Arm以后的第三大主流架构。在RISC-V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加大关注力度,更是将该技术的研发推向了新的高峰:

  • 印度政府资助的相关项目开始倾向于RISC-V,使RISC-V成为实际上的国家级指令集;
  • 巴基斯坦政府也宣告将RISC-V列为国家级优先架构;
  • 欧盟在 2022年9月发布《关于建立欧洲开源硬件、软件和RISC - V技术主权的建议和路线图》的报告,表明对RISC-V与开源硬件的支持;

RISC-V发展迅猛,中国更是RISC-V生长的良土。中国将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健全RISC-V产业链,鼓励标杆产品应用,支持开源基础设施发展,并加强教育和国际合作。RISC-V已经站上了黄金时代的跳板。奕斯伟计算作为在RISC–V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坚定的技术投入,积极寻找RISC-V生态切入点。通过RDI整合存量市场基础,借助生态重塑打造增量市场。RISC-V之路,虽远必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