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净土法门法师:戒从哪里做起?最低的戒律是十善业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净土法门法师:戒从哪里做起?最低的戒律是十善业道!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pzlf.com/csff/fxjb/435797.html

佛教修行从何处入门?净土法门法师指出,最低的戒律是十善业道,包括不杀生、不偷盗等十种善行。同时,法师还强调了儒家和道家教育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性,提倡通过学习《弟子规》《感应篇》等经典来打好修行的基础。

佛教入门的基本戒律

佛教修行的入门之道,首先需要遵循最基本的戒律——十善业道。这十种善行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只有具备这十种善行,才能被称为“善男子、善女人”,才有资格进入佛门。

进入佛门后,需要接受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佛弟子。三皈是佛门修学的总纲领,包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其中,皈依佛意味着自性觉,皈依法意味着自性正,皈依僧意味着自性清净。这种三自皈是建立在自性三宝的基础上,而外面的住持三宝则起到提醒作用,帮助修行者时刻遵守五戒十善。

为何现代人难以成就

法师感叹,现代在家佛弟子往往做不到十善业道,出家佛弟子也难以遵守沙弥律仪。为什么古时候的人能做到,现在的人却做不到?法师认为,关键在于现代人从小缺乏扎根的教育,没有学到这些基本的戒律。

小乘与大乘的关系

在佛教修行中,小乘是大乘的基础。释迦牟尼佛在《佛藏经》中明确指出:“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然而,现代人往往一开始就学习大乘,忽视了小乘的基础。这种现象在中国尤为明显,隋唐时代虽然有成实宗、俱舍宗两个小乘宗派,但到宋朝时就消失了。

以儒道为基础的修行

中国的佛教修行者,通过学习儒家和道家的经典来弥补小乘的基础。《弟子规》是儒家的根,《感应篇》是道家的根,这两者都是戒律的体现。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十善业、三皈五戒。

净业三福的重要性

佛教修行需要打好三个基础,即《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这三个基础对应《观经》中的“净业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只有打好这三个基础,才能进入初信位,进而证得须陀洹果。

修行的最终目标

通过持戒获得定力,通过定力开发智慧,最终达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成就佛果。这是三世诸佛修因证果的总原则,无论学习哪个宗派、哪个法门,都不能缺少这三个基础。

本文摘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六三集,2011年8月28日讲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