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武昌起义后,革命军总司令通过汪精卫、暗中和袁世凯联系
【国史】武昌起义后,革命军总司令通过汪精卫、暗中和袁世凯联系
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如何利用武昌起义的局势,通过与革命党暗中联系、散布谣言、制造舆论等多种手段,最终迫使清廷退位?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北洋军操练中
1895年,袁世凯从在天津小站,用西法编练中国首支新式陆军开始,培养了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勋等大批军政要人,这支新军成为袁世凯的政治资本,使其成为北洋军阀的始祖。
那么,小站新军的战斗力如何呢?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袁世凯为山东巡抚,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在山东境内布防,没有机会和联军交手。
李鸿章死后,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新军规模进一步扩大,1902年在保定称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次年,创办武备学堂;至1905年,北洋军共有六镇、每镇一万二千五百余人,重要将领几乎都是小站练兵时期的嫡系军官。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北洋军派上用场的时候终于来了。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试图以武力镇压革命军,派冯国璋前去镇压,但出师不利。
是这支部队没有战斗力吗?不是,是当时负责指挥的陆军大臣荫昌没有驾驭北洋军的能力。那么,当时为什么不让袁世凯指挥呢?
原来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死后,年幼的溥仪继位,其父载沣、和光绪皇后隆裕太后摄政。载沣对袁世凯很多新政不满,尤以戊戌政变,因袁世凯的出卖而导致同父异母的兄弟光绪被慈禧太后幽禁至死,更感非常痛恨,一上任就解除了袁世凯的官职。
袁世凯
冯国璋
镇压武昌起义的失利后,大家又想起袁世凯、一致认为“非袁不能收拾局面”,载沣只得于10月14日任命任袁世凯为湖广总督,派其南下压制起义。果然,袁世凯不负众望,他上任后、冯国璋很快就攻克武汉三镇中的汉口、汉阳两镇。
事实上,在此之前革命党曾经起义过多次,每次都是不堪一击;袁世凯对于革命党人的实力并没有太当回事儿。只要他一声令下、攻克武昌也是指日可下的事情。但是接下来,袁世凯却迟迟没有下令进攻武昌,原因是他想利用此事与清廷讨价还价。
他认为,在他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革命党人别无选择、只能屈服于他;因此,他可以利用这个时机要挟清廷赋予自己更大的权力。
事实上,革命党人当时也明白状况,清楚起义军的势力岌岌可危、随时有可能被剿灭,故此革命军总司令黄兴曾发出过这样电报:“黄兴有电致袁内阁云:若能赞成共和,必可举为总统。此电由汪君(汪精卫)转杨度代达袁氏。”
面对义军抛来的橄榄枝,袁世凯表面上不露声色,但私下里派人与义军接触。另一方面,他还派人散布谣言,说南方革命党有多么厉害、多么残忍,他们一旦北伐、清廷必受屠戮。
当时,袁世凯主张“君主立宪”,革命党要求是“共和制”。两种制度简单说来,最大不同在于:君主立宪制保留世袭王位,如英国女王、日本天皇等,这些王位是国家的象征性,尽管没有实质的权利。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1912年1月1日,段祺瑞、冯国璋为首的北洋派将领、袁世凯的手下48人发出联名通电,表示“誓死拥护君宪,坚决反对共和”。这一举动,一方面是对清廷表现“赤胆忠心”,一方面是试探南方的底限。
接下来的1月3日,以陆征祥为首的清朝全体驻外使臣发出联名通电,劝告清帝退位,“以安皇室而定人心”。当然,这都是袁世凯安排人做的。比如这个通电,就是由袁世凯的谋士梁士诒主稿发出的。到了1912年1月12日,袁世凯正式向清廷提出,要求以优待为交换条件,让清廷退位。
隆裕太后
段祺瑞
袁世凯对隆裕太后说:“自古无不亡之国。亡国之君,身受杀戮之惨,古今中外历史,斑斑可考。今天大清皇帝退位,仍能保持其尊号,并可享受岁费,这是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创举。我们在谈判中大费唇舌,好不容易才争得这个优待条例,总算尽了做臣子的一片苦心。”
此时,朝野有传说称他跟革命党勾搭上了,出卖朝廷。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革命党人无意中帮他澄清了“谣诼”。1月16日,袁世凯回家路上,在东华门丁字街遭到同盟会京津分会组织的炸弹暗杀,炸死袁的卫队长等十人,袁世凯幸免于难。
本来袁世凯得到清廷大用、自己不便于出面逼宫,这件事情一出、帮助了他。之后,袁世凯称病不再上朝了,派民政部大臣赵秉钧代他出席御前会议。赵秉钧则直接向隆裕太后摊牌:如能主动退位,将保证优待皇室,否则革命党催命,“将有不可测之事”。
当时,清廷上还有爱新觉罗·良弼等人坚决反对军议和、反对清帝退位,计划“要重整兵马和南方革命党决一死战”。但不久,良弼就遭到革命党人的暗杀。
此后,清廷内外人心惶惶,认为革命党人已经在北京皇城内外布满党羽,可以为所欲为。隆裕太后无奈之下、只得把清朝的命运完全交给袁世凯来决定。
不过,即便到了这时,皇亲国戚中仍然还有二三近支王公不甘就范。1月26日,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将领又一次发表联名通电,吁恳清帝退位,改行共和政体,以安皇室而定大局。
2月4日,段祺瑞等人再次发电,向顽固的王公们喊话,措词更激烈,并以率军北上恫吓。
2月6日,袁世凯将王公大臣们召集到一起,让他们看这个电报。结果,这帮人被吓得相顾失色、手足无措。此后,清廷再无反对意见。
1912年2月11日,袁世凯打电报给孙中山等,通告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率宣统皇帝溥仪、在养心殿正式发布清帝退位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