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汉人?历史真相大揭秘
乾隆皇帝是汉人?历史真相大揭秘
乾隆皇帝是汉人?这个流传甚广的说法究竟是真是假?本文将通过史料考证,为您揭开这个历史谜团。
由于清朝离我们现代生活的时代并不算太远,而且近代的很多文艺作品也多是以清朝为基础进行创作,所以人们对清朝的好奇从未停止过。特别是对清朝最高统治者的一些猜测,也是颇多。比如乾隆的出身,民间流传有一种说法,说乾隆并非满族人,而是汉人的子弟。而且这种传言说得有板有眼,说乾隆是江南势力庞大的陈氏家族出身。其实翻阅关于清朝的历史记载,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的根据,今天就带大家来聊一聊,为什么乾隆不可能是汉人?
其一,乾隆是汉人的说法,没有任何正式史料支持,皆是见于后世的小说和野史当中。
乾隆是汉人的说法,初见于清朝的一部小说叫做《清宫十三朝演义》,也是从这本小说开始,大家认为乾隆是汉家子弟,后来经过金庸的《书剑恩仇录》的风靡,让这种说法更加深入人心。而这种说法在清朝的正史,以及乾隆在世时期的野史中都没有记载。而《清宫十三朝演义》则是在清末民国初期创作完成,这本书完全是小说题材,书中描写的很多内容都是作者的杜撰,并没有真实的历史依据。而金庸的《书剑恩仇录》,想必很多喜欢武侠类小说的朋友应该也了解,完全是金庸先生的艺术创作。
《清宫十三朝演义》记载: “斗法术计收血滴子,换娇儿气死陈阁老”
民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清史学科祭奠人陈怀,在他出版的《清史要略》中对这件事情提出了质疑。
《清史要略》记载:“其事甚秘,不可得其详云”
其二,关于乾隆是汉人,后世所给出的“铁证",经不起琢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关于野史给出的举证。第1种说法是匾额说,在海宁陈氏的老宅中挂有两个乾隆所书的匾额,上面写有“爱日”和“春晖”的字样。这两个词语来自于孟郊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很多人认为这两幅牌匾是乾隆为了感谢陈氏的双亲之恩。然而据清史稿记载,这两幅牌匾是康熙在下江南时赐给陈家的,和乾隆没有任何关系。
《清史稿·陈元龙传》记载:“元龙工书,为圣祖所赏,尝命就御前作书,深被奖许。上御便殿书赐内值翰林,谕曰:‘尔等家中各有堂名,不妨自言,当书以赐。’元龙奏,臣父之闿年逾八十,家有爱日堂,御书榜赐之。”
第2种说法则是乾隆4次下江南都选择住在陈家。如果没有关系,为什么非选择要在陈家居住呢?而这种说法更是无稽之谈。之所以乾隆四次下江南都住在陈家,是因为在清朝时期,海宁是一个非常小的地方。但是海宁又紧邻钱塘江,在清朝钱塘江是制海的重点,所以乾隆每到此地,必然会选择到海宁去视察。而海宁这个地方,只有陈家是一个名望大族,除了住在这里,没有其他地方可选。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康熙间,世宗时为皇子,与陈氏尤相善。曾两家各生子,其岁月日时皆同。世宗闻悉,乃大喜,命抱以来,久之始送归,则竟非己子,且易男为女矣。陈氏殊震怖,顾不敢剖辨,遂力秘之。
从上面的“证据”来看,乾隆是汉人所生,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其三,清朝皇家的制度杜绝了这种事件的可能性。
乾隆是从陈家被替换出来这种说法,既没必要也没可能。对于清朝皇室来说,虽然继承人并不算太多,但是还没有发展到需要去别家抱孩子的地步。雍正在位期间一共生下10个儿子,而且在乾隆之前已经有了三位皇子。满族好不容易才打入关内,建立清朝。雍正绝没有可能,把自家建立的王朝拱手让给汉人。而且清朝对子嗣的管理十分严格,所有的孩子都要经过血缘认定,并且报给宗人府进行严格的登记,这从技术上杜绝了乾隆来自别家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乾隆是汉人的说法,就是子虚乌有。而之所以会有这一种说法的产生,可能是由于清政府在统治晚期积累了太多负面情绪,所以导致文人杜撰了这样的一幕丑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