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隔代带娃看不惯又离不开,内耗怎么解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隔代带娃看不惯又离不开,内耗怎么解决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070523

“我的孙子把他妈妈按在地上打”

近日,义乌市妇联“家事和姐”办公室接待了一位奶奶,她诉说着自己的苦恼:“我的孙子前几天为了玩手机的事跟他妈妈吵架,他妈妈如果给他手机,爸爸会骂妈妈,妈妈不给,孙子就抢,还把他妈妈从床上拉下来在地上一直打,甚至用脚踢他妈妈肚子,我去劝,他还骂我说自己儿子都没管好,哎,真的没办法,你们帮帮我们吧!"

问题的背后

青春期的孩子,想玩手机,玩游戏,利用手机维系着自己的社交圈,这本身并没有错。可为了拿到手机不折手段,甚至无视伦理道德,这就已经到了病态了!而这位青春期的孩子只是这类家庭问题的表象,背后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三代同堂

许多年轻父母们会与祖辈一同居住,由祖辈承担所有家务和照顾孩子的事项。在当代社会已经非常普遍,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上海有50%-60%,广州超过50%的孩子都是隔代教育。在留守儿童中有80%由祖父母隔代教育或临时监护。

现状分析

  • 新父母本身并未真正独立,生活上、心理上仍然依靠老人在生活,还无法独自承担起自己的家庭角色的责任。
  • 父母因为忙碌,主动将孩子交给老人来照顾,但两代人因为价值观、生活习惯的不同,养育方法也必然有所不同,从而产生冲突。
  • 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是留守儿童,老人全权抚养孩子,缺乏规则引导又过于宠溺。
  • 家庭系统结构中出现角色位置不清晰,成员之间的无边界感,沟通交流需要通过第三个成员,导致矛盾加深。

六招轻松应对

  • 明确角色和家庭的权责,统一育儿理念

明确父母是育儿的责任人,长辈只是帮手,父母要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提前与长辈沟通家庭角色分工,守护界限,共同建立家庭规则,与孩子和长辈讨论并达成共识。即使有分歧出现,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可以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对策和调整分工。提醒:一定是以尊重、商讨来达成共识。

  • 转移引导对象

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重点是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告诉长辈“这样做是不对的。“例如来访者奶奶说孙子学习不好,奶奶就私下跟孙子说你考90分给你1000元,考95分给你1500。妈妈认为这样不对,有一天没有钱的奖励孩子就不想读了,奶奶却认为这样才能激发孩子学习动力。而妈妈一直哭诉奶奶不听,一定要认为自己的理念是对的,毕竟这次考试真的达到90分了。转变一个成年人的思想是件很难的事情,如果妈妈转为引导孩子,可以认真与孩子讨论”学习“这件事本身,说说孩子对学习的想法,培养孩子真正的内驱力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

  • 肯定长辈的付出,尊重他们的人生经验

长辈们愿意帮忙是出于爱!父母和长辈同时进入了人生的又一个新阶段,从孩子变成父母,从父母变成祖父母,这都需要时间去适应。而老人此时从家庭的支柱退到背后,他们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所以当他们在付出的时候,去肯定他们的付出和价值,尊重他们的经验,多关心他们的感受,理解他们的情绪。出现重大冲突,可以借”专家“的嘴去说出我们想说的话,例如小视频的专家,长辈更容易接受。也需要适当地鼓励他们,给予他们信心。

  • 从长辈的角度看问题

我们在试图说服长辈的时候,往往会站在孩子好的角度去说:”这样不利于孩子长健康。“

其实这样的说法容易激发长辈的心理防御机制,毕竟长辈的初衷也是为孩子好,所以他们就会立刻拿出自己的观点来反驳。

不妨试试站在长辈的角度:”看看宝宝自己能不能做到,妈妈,你刚好可以休息一下。“

  • 利用现代媒体,提升长辈的育儿技能

筛选一些靠谱的有趣的博主小视频或者育儿知识,分享科学育儿的信息给长辈。让他们也跟着时代一起往前走。

  • 社区、妇联、教育机构

通过当地妇联的网站、社区公告栏可以报名一些线下沙龙,带着长辈们一起参加有趣的线下育儿沙龙和活动,不仅能学习知识,还能找到伙伴,丰富自己的社交,增加生活的乐趣!

家事和姐

  • 近期因为三代同堂相处导致家庭矛盾冲突,甚至闹到离婚的事件频发。

经过“家事和姐”办公室工作人员对三方进行的教育和调解,一个一个的问题迎刃而解!

义乌市妇联“家事和姐”不仅仅在为女性发声,维护女性合法权益,也在为老年群体发声,为儿童发声,为家庭和谐发声,更为社会发声!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