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健康隐患:ABO溶血,孕期该如何防范于未然?
宝宝健康隐患:ABO溶血,孕期该如何防范于未然?
ABO溶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等症状。这种疾病的发生与母婴血型不合有关,但通过产前检查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ABO溶血症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帮助准父母更好地保障新生儿健康。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是一种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最常见的是ABO新生儿溶血和Rh新生儿溶血。
ABO溶血主要发生在妈妈是O型血,胎儿则为A型血或B型血的情况下。
Rh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主要发生在妈妈为Rh阴性,而宝宝为Rh阳性,一般发生在第二胎,临床表现较重,严重的甚至出现死胎。
为什么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病?
妊娠期间,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胎儿红细胞会少量进入母体循环,刺激母体产生免疫性的不完全抗体。这些抗体通过胎盘回到胎儿体内,与胎儿体内相应抗原红细胞发生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发生新生儿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有哪些常见的表现?
黄疸
新生儿溶血病所致黄疸属于病理性黄疸。
- ABO血型不合的溶血有40%黄疸发生在生后24小时内;
- 50%发生在24~48小时;
- 10%可能发生在生后48小时后。
- Rh血型不合的溶血大多数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皮肤明显黄染,并且迅速加重。
- 新生儿溶血病除了新生儿黄疸出现早以外,血清胆红素水平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也是其特点之一。
贫血
在新生儿黄疸出现时和黄疸消退之后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正常新生儿血红蛋白为180~220g/L,ABO溶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多低于180g/L,甚至低于120g/L。
胎儿水肿、肝、脾肿大
Rh溶血可有严重贫血,伴有肝脾大,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胎儿水肿多见于重症Rh溶血,表现为出生时全身水肿、苍白、皮肤瘀斑、胸腔积液、腹水、心力衰竭和呼吸窘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胆红素脑病
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进而形成核黄疸。表现为手足徐动、智力及运动发育障碍、听力障碍和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
光照疗法
利用蓝光照射,促进非结合胆红素排出。一般用于轻症患儿。
药物治疗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早期应用临床效果较好,可保护已致敏的红细胞,减少红细胞破坏。白蛋白可以结合游离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输血及换血疗法
用于治疗重度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当血清胆红素水平根据胎龄和日龄的不同,达到换血指标时,需要进行换血治疗。
新生儿溶血病可以预防吗?
- 明确夫妻双方的血型。
- 产前血清学检查:对于可能生产出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的孕妇,产前需要密切监测相关血清学指标变化(如产前、16周后每隔4周定期检测孕妇血液中IgG抗体水平)。
- 药物预防:当母亲血型为RhD阴性,且未产生抗RhD抗体,而胎儿可能为RhD阳性时,可以在适当时间给孕妇注射Rh免疫球蛋白,避免妈妈产生抗D抗体,导致二胎孩子出现新生儿溶血病。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能够让大家对ABO溶血症有更深入的了解。重视产前检查,在孕期关注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就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家长也要掌握新生儿黄疸的症状,确保孩子在出生后得到妥善的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