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需要自己举证考勤记录吗?
劳动仲裁需要自己举证考勤记录吗?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是否需要自己举证考勤记录?是否必须聘请律师?需要准备哪些关键证据?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劳动仲裁需要自己举证考勤记录吗
在劳动仲裁中,是否需要劳动者自己举证考勤记录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般而言,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劳动者对自己提出的仲裁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若劳动者的仲裁请求涉及考勤记录相关内容,如主张加班工资,就需提供相应考勤记录以证明加班事实存在。
不过,用人单位通常对考勤记录负有管理义务。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如考勤记录,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这意味着若用人单位有考勤记录却拒绝提供,仲裁机构可根据劳动者的主张和相关证据作出对用人单位不利的裁决。
所以,劳动者并非绝对要自己举证考勤记录。若自身有考勤记录能支持诉求,应积极提供;若考勤记录由用人单位掌握,可要求用人单位提供,若其不提供,劳动者也可争取有利结果。
劳动仲裁需要自己花钱请律师吗
劳动仲裁并非必须自己花钱请律师。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可以自行处理。劳动者具备一定法律知识和能力,对劳动争议事项及相关法律规定较为熟悉,能够清晰准确地阐述自身诉求、提供证据、参与仲裁庭审等,就可以不请律师,自行参加劳动仲裁,以节省聘请律师的费用。
二是申请法律援助。若劳动者经济困难,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可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会指派律师为其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包括代理劳动仲裁案件,帮助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
三是自行聘请律师。若劳动者认为案件复杂,自身难以应对仲裁程序,或者对法律规定把握不准,希望有专业律师提供更专业、全面的法律服务,也可以自行聘请律师。但聘请律师需支付相应的律师费用,费用标准因地区、律师经验和案件复杂程度等因素而异。
劳动仲裁需要准备什么证据
劳动仲裁需准备多类关键证据:
1.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合同是最直接的证明,若没有,可提供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如银行工资流水、工资条;还有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考勤记录等也可作为有力证据。
2.工资相关证据:除上述工资支付凭证外,涉及工资标准、奖金、加班工资等争议的,要准备包含工资数额、计算方式、支付时间等内容的材料,比如奖金发放通知、加班申请及审批记录。
3.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据:若是单位辞退,需有辞退通知;劳动者辞职的,保留辞职信及送达证明。若存在争议,离职证明、工作交接记录也很重要。
4.加班证据:考勤表、加班审批单、加班工作成果记录,如邮件发送时间、项目文档编辑时间等能证明加班事实及时长。
5.社保相关证据:社保缴纳记录可证明单位是否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可通过社保部门网站下载或到社保经办机构打印。
准备证据时,要确保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最好整理成清晰的证据清单,注明证据名称、来源、证明内容等,以便在仲裁过程中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本文原文来自66la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