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过度乐观的安慰 往往适得其反 真正有效的支持需要同理与倾听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过度乐观的安慰 往往适得其反 真正有效的支持需要同理与倾听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fruitsmedia.net/?p=19555

"放轻松啦!"、"别想太多!"这种无脑的积极正面并不能真正鼓励人,如果希望给朋友加油打气,请先和他站在同一边……

"哎呀……这没什么好烦恼的啦!船到桥头自然直,哪天就解决了,不能解决就先去睡觉,睡一觉起来就什么都没了啦!"
"你就是想太多,放轻松一点就好了!"
你是否在低潮时接收到类似的安慰?他们希望给你正能量,让你摆脱眼前低落的情绪,你却因这些言语越来越生气?所谓"正能量"的言语,初衷都是关怀、激励人,但确少了些切身的同理,对于某些天性乐观、不想太多的人或许有用,然而,对于心思细腻敏感的人,往往是隔靴搔痒,或是火上浇油,甚至产生一种不被了解的挫败,一瞬间如踩到雷点般暴怒,安慰的人却还茫然无解,委屈自己好心被雷亲。

人难免落入低潮,或因为一些既定事实而灰心沮丧,"聆听"、"了解"以及"同理"才是当前最需要的解方,也许有些人还盼望具体的建议和帮助,但绝不是空泛而乱枪打鸟的无意义鼓励。
过度乐观的安慰,可能间接地否定了对方正经历的感受,当下情绪无法得到舒缓,反而对于自己负面的状态产生罪恶感与压力。为朋友加油打气是自然的关怀与情感表达,没有人喜欢看到自己重视的对象落泪、伤心,然而,情绪并非有形的"压力锅",不是熄了火就能停止,有时,对方只是为了配合而收起情绪,甚至硬装出乐观的积极来回应。当安慰者以为任务达成而离开,实际上,却加深对方不被理解与接纳的痛苦……

既然不知道怎么回应,那么,"只听不回"的陪伴是否更好呢?
对于某些只想发泄情绪的人来讲,或许有个可以倒垃圾的对象就好,只要有"活人"在那里,他们就能滔滔不绝、自顾自地一直说下去,甚至连摇头、点头、哼声都不必。不过,多数人需要以爱和支持为前提的"积极聆听",包括适度的回应、同理和接纳。
当对方在你面前摊开脆弱,并寻求情感上的支援,请好好珍惜那份信任感,注视对方,细细地感受对方所经历的一切,用言语及动作传达你的专注与认真,别用毫无反应的消极聆听随意应对,那只回造成关系的疏远甚至决裂,更别提强迫接受的积极正能量了,当对方仍卡在情绪低潮时,这是最NG的行为了。

带着关怀的同理,就像伸长的双臂,有效地接住对方坠落中的情绪。
最孤单的寂寞,莫过于明明有人在身旁,却感受不到对方的关怀,或是出自关心的字句,却踩踏在你难以负荷的临界点……你若曾经历这样的对待,就更该去同理、接纳朋友的低落或愤怒,你可以不认同,但别急着否定,给予对方足够的时间走出低潮,千万别说要对方脱离,除非他一直赖在那个情绪里不想走……

你不一定要成为发光发热的小太阳,但请先与他人站在同一侧,在聆听与陪伴中,传递一份情感的链接,即便问题症结仍在,至少要让对方知道:"我重视你的感受,我在这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