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深入浅出梯度下降算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深入浅出梯度下降算法

引用
CSDN
1.
https://m.blog.csdn.net/red_stone1/article/details/143444692

引言

在机器学习中,梯度下降算法(Gradient Descent)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一种优化算法,用于最小化目标函数,通常是损失函数。简而言之,梯度下降帮助我们找到一个模型最优的参数,使得模型的预测更加准确。本文将深入探讨梯度下降算法的原理、公式以及如何在Python中实现这一算法。

1. 梯度下降算法的理论基础

1.1 什么是梯度?

在数学中,梯度是一个向量,表示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和方向。在多维空间中,梯度指向函数上升最快的方向。

我们可以通过梯度来找到函数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对于损失函数,我们关注的是最小值。

1.2 梯度下降的基本思想

梯度下降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不断调整参数,沿着损失函数的梯度方向移动,从而逐步逼近最小值。具体步骤如下:

  1. 初始化参数:随机选择参数的初始值。
  2. 计算梯度:计算损失函数对每个参数的梯度。
  3. 更新参数:根据梯度信息调整参数,更新规则为:

其中:

是要优化的参数。

是学习率(step size),决定每次更新的幅度。

是损失函数关于参数的梯度。

  1. 重复步骤:重复计算梯度和更新参数,直到收敛(即损失函数的变化非常小)。

2. 梯度下降的数学推导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问题,目标是最小化均方误差(MSE)损失函数:

其中是模型的预测值。为了使用梯度下降,我们需要计算损失函数关于参数的梯度:

通过求导,我们可以得到梯度表达式,并利用它来更新参数。

3. Python 实现梯度下降算法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示例来实现梯度下降算法。以下是实现代码:

3.1 导入库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3.2 生成数据

我们将生成一些随机数据来模拟房屋面积与房价之间的线性关系。

# 生成数据
np.random.seed(0)
# 生成自变量 X(房屋面积),范围从50到200平方米
X = 50 + 150 * np.random.rand(100)  # 生成从50到200的100个点
# 生成因变量 Y(房价),假设房价与房屋面积的关系
Y = 300000 + 2000 * X + np.random.randn(100) * 20000  # 线性关系加上噪声,价格范围在30万到50万之间
# 绘制生成的散点图
plt.scatter(X, Y, color='blue', alpha=0.5)
plt.title('房屋面积与房价的关系')
plt.xlabel('房屋面积 (平方米)')
plt.ylabel('房价 (人民币)')
plt.grid()
plt.show()  

3.3 梯度下降实现

我们将实现梯度下降算法的核心部分。

# 将数据标准化,帮助梯度下降更快收敛
X = (X - np.mean(X)) / np.std(X)
Y = (Y - np.mean(Y)) / np.std(Y)
# 梯度下降参数
![](https://wy-static.wenxiaobai.com/chat-rag-image/12250671584077614172)
alpha = 0.01  # 学习率
num_iterations = 1000  # 迭代次数
m = len(Y)  # 样本数量
# 初始化参数
theta_0 = 0  # 截距
theta_1 = 0  # 斜率
# 存储损失值
losses = []
# 梯度下降算法实现
for i in range(num_iterations):
    # 计算预测值
    Y_pred = theta_0 + theta_1 * X
    
    # 计算损失函数 (MSE)
    loss = (1/m) * np.sum((Y - Y_pred) ** 2)
    losses.append(loss)
    
    # 计算梯度
    gradient_0 = -(2/m) * np.sum(Y - Y_pred)  # 截距的梯度
    gradient_1 = -(2/m) * np.sum((Y - Y_pred) * X)  # 斜率的梯度
    
    # 更新参数
    theta_0 -= alpha * gradient_0
    theta_1 -= alpha * gradient_1
print(f'截距 (θ0): {theta_0:.4f}, 斜率 (θ1): {theta_1:.4f}')  

截距 (θ0): 0.0000, 斜率 (θ1): 0.9743

3.4 绘制损失曲线

通过绘制损失函数随迭代次数变化的曲线,我们可以观察梯度下降的收敛过程。

# 绘制损失函数变化曲线
plt.figure()
plt.plot(range(num_iterations), losses, color='blue')
plt.title('损失函数随迭代次数的变化')
plt.xlabel('迭代次数')
plt.ylabel('损失值 (MSE)')
plt.grid()
plt.show()  

3.5 可视化回归线

最后,我们可以将训练好的回归线可视化,以观察模型的效果。

# 可视化回归线
plt.figure()
plt.scatter(X, Y, color='blue', alpha=0.5)
plt.plot(X, theta_0 + theta_1 * X, color='red', linewidth=2)
plt.title('梯度下降后的线性回归拟合')
plt.xlabel('房屋面积 (标准化)')
plt.ylabel('房价 (标准化)')
plt.grid()
plt.tight_layout()  # 调整子图间距
plt.show()  

4. 梯度下降的应用场景

梯度下降算法在许多机器学习算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

  • 线性回归:如上文示例所示。
  • 逻辑回归:用于分类问题,通过优化对数损失函数。
  • 神经网络:用于深度学习,反向传播算法依赖于梯度下降来更新权重。

我们后面会一一讲到!

总结

梯度下降是一种强大的优化算法,它通过迭代更新参数来最小化损失函数。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学习率和迭代次数至关重要,因为学习率过大可能导致发散,而学习率过小则可能导致收敛速度缓慢。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理解梯度下降算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在Python中的实现。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