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暴力威胁,人身安全保护令为你撑腰!蕉城法院发出2024年第一份人身保护令
遭遇暴力威胁,人身安全保护令为你撑腰!蕉城法院发出2024年第一份人身保护令
近日,蕉城区人民法院发出2024年度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女性受害者撑起法律“保护伞”。这起案例不仅体现了法律对家庭暴力的零容忍态度,也为遭受类似情况的人提供了维权的参考。
申请人钟某与被申请人曾某于2021年11月登记结婚,于2022年3月30日离婚。二人离婚后,曾某多次到钟某经营的店铺闹事,要求钟某归还此前曾某赠与其的礼物。期间曾某三次与钟某发生口角,甚至对钟某动手。直至第四次曾某又到钟某店里,将其打成轻伤。钟某报警,公安局以故意伤害罪将曾某拘留。经法院审理,判处曾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并赔偿钟某医药费、误工费等损失近七万元。
2023年12月,曾某刑满释放,其并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于是钟某申请对其强制执行,现曾某名下所有银行卡及账户均被冻结。曾某知情后,又多次到钟某店里骚扰、威胁,恶意踢打钟某店铺大门、故意拉掉钟某家的电闸。曾某持续到钟某的工作地点及住处对其进行威胁和骚扰,导致钟某整日担惊受怕,不敢去店铺工作,也无法正常生活,人身安全遭受严重的威胁,精神受到巨大打击。
蕉城法院经审查认为,申请人钟某离婚后因遭受纠缠、骚扰及暴力威胁等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其提出人身安全保护令要求对其进行人身安全保护,有其提供的报警回执及蕉城区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证明,申请人钟某的申请符合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定条件,遂依法作出裁定:
一、禁止被申请人曾某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钟某及其相关近亲属;
二、禁止被申请人曾某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侮辱、诽谤、威胁申请人钟某及其相关近亲属;
三、禁止被申请人曾某在申请人钟某及其相关近亲属的住所、学校、工作单位等经常出入场所的一定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申请人钟某及其相关近亲属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活动。
为确保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实效,承办法官立即向曾某送达了保护令,并对其进行训诫,告知违反保护令的法律后果。随后,承办法官分别联系了钟某所在辖区派出所、社区,联合公安机关、社区监督执行,合力让“保护令”变成“护身符”。
202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全国妇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卫生健康委共同发布《关于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规定的问题》(以下简称《规定》),对家庭暴力发现机制、证据收集机制以及执行联动机制等进行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2023年2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禁止以恋爱、交友为由或者在终止恋爱关系、离婚之后,纠缠、骚扰妇女,泄露、传播妇女隐私和个人信息。妇女遭受侵害或者面临上述侵害现实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适用范围从家庭成员扩大到具有婚恋交友关系或终止恋爱、婚姻关系后的非家庭成员,将保护阶段延展至恋爱、交友、终止恋爱关系及离婚后等不同时期。
哪些行为属于家庭暴力?
《规定》第三条对家庭暴力行为做了列举式扩充,明确冻饿、经常性侮辱、诽谤、威胁、跟踪、骚扰等均属于家庭暴力。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必须同时提起离婚诉讼吗?
《规定》第一条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不需要先提起离婚诉讼或其他诉讼,也不需要在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后一定期限内提起离婚等诉讼。此外,人身安全保护令亦可视情况适用于终止恋爱关系的当事人、遭受子女虐待的老年人等。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哪些证据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
《规定》第六条:列举了以下几种证据能够作为人民法院出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依据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公安机关出具的家庭暴力告诫书、行政处罚决定书;
(三)公安机关的出警记录、讯问笔录、询问笔录、接警记录、报警回执等;
(四)被申请人曾出具的悔过书或者保证书等;
(五)记录家庭暴力发生或者解决过程等的视听资料;
(六)被申请人与申请人或者其近亲属之间的电话录音、短信、即时通讯信息、电子邮件等;
(七)医疗机构的诊疗记录;
(八)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所在单位、民政部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救助管理机构、反家暴社会公益机构等单位收到投诉、反映或者求助的记录;
(九)未成年子女提供的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证言或者亲友、邻居等其他证人证言;
(十)伤情鉴定意见;
(十一)其他能够证明申请人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证据。
人身安全保护令有哪些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括下列措施:
(一)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三)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
(四)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规定》第十条增设了两条内容:
(一)禁止被申请人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侮辱、诽谤、威胁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二)禁止被申请人在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的住所、学校、工作单位等经常出入场所的一定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活动。
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给与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人身安全保护令发出后如何实际保障申请人的人身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后,应当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组织。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执行,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
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而是违法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对人身安全保护令作了详细规定,旨在遏制家庭暴力,给受害者提供一道“保护墙”。如不幸遭遇家庭暴力,请收集保留好证据,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