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祛魅是个未完成的过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祛魅是个未完成的过程

引用
豆瓣
1.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500794/

“祛魅”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概念,具体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理性主义的兴起,人们逐渐摆脱对神秘、超自然力量的迷信和敬畏。

在《祛魅是个未完成的过程》这篇文章中,作者将“祛魅”概念应用于宋朝历史的叙述中,探讨了近代以来对宋朝历史的重新认识过程。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和传统文化的冲击,如何重建中国学术成为民国学人面临的重要课题。陈寅恪的新宋学理念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见识,对今天仍有重要启示。

近代中国史学家往往将宋朝描述为积贫积弱的王朝。王安石在《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也批评宋朝财政制度落后,指出即使皇帝节俭勤政,百姓仍然不富裕,国力也不强盛。然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了汴京夜市的繁华景象,“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展现了宋朝商业的活力。瓦舍勾栏中的说书人不再讲述神仙志怪,而是演说“三国”“水浒”等现实题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密布的酒旗商铺,勾勒出一个充满市井气息的世俗社会。

宋瓷的审美也发生了转变,不再追求唐三彩的华丽,而是崇尚汝窑“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素雅。这种审美趣味的转变,正如苏轼所言:“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山水画中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将彼岸仙境拉回人间现实。

通过祛魅,我们才能打破对事物的固有认知和偏见,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去认识历史认清现实。宋朝的经验提醒我们:真正的文明进步,永远是在祛魅与返魅的辩证中螺旋上升的。正如理学家追求的“极高明而道中庸”,人类既要勇敢地破除蒙昧,也要谦卑地守护对超越性的追寻。

本文原文来自豆瓣读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