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李渡挖出疑似唐代洪州窑遗址
南昌李渡挖出疑似唐代洪州窑遗址
11月21日上午10时许,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李渡镇郑家山李渡酒庄南门口,施工过程中挖出大量陶瓷器物,引发现场人员关注。当日下午,南昌市文物局、南昌市博物馆迅速派员前往现场勘查,并将部分较为完整的器物带走。
11月22日下午,在李渡酒庄南门口的挖掘现场,金属挡板已将现场围起,除3名保安外,还有2名民警在现场值守。围挡内,挖掘面积约200平方米,地面随处可见残破的陶器碎片。经观察,这些碎片的胎体呈灰褐色,釉色青黄,有的碗状底部还画有螺旋纹、葵花纹等图案。在一处层叠堆积的陶器边,还发现一个较为完整的酒壶状器皿。
据江西李渡酒业副总经理阳建华介绍,挖掘现场比地面高出1.5米,原本计划将其挖平用作停车场。施工1个多小时后,挖掘机挖出了大量陶器,他意识到可能挖到了文物,于是立即要求停工。停工后,现场整理出2筐器型较为完整的器物。
南昌市文物局文物科工作人员周剑和南昌市博物馆文物科工作人员田庄在查看器物后表示,根据出土的陶器初步推断,挖掘现场很有可能是唐代末期的洪州窑遗址。但具体年代还需进一步鉴定,一周后可以出结果。他们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立即恢复原状,二是进行抢救性挖掘。因此,当晚就对挖掘现场设置了围挡,安装了监控和照明设施,并派专人保护现场。
此次发现引起了进贤县当地文物专家的关注。原进贤县博物馆馆长文先国查看现场后表示,挖掘现场很像堆积场,不像窑口。但即便是堆积场,窑口也离现场不远。出土的器物有很多酒壶等酒器,非常像洪州窑的民窑瓷器,他推测是唐末或宋初的,但具体年代还需权威专家鉴定。目前,进贤县仅发现了南宋以后的瓷器,如果此次发现的是唐代末期的窑址,将把李渡的酿酒历史推前300年。
古玩收藏名家周国富则认为,出土的器物是上釉烧制的陶器,不是瓷器,其年代为隋唐时期,比晋朝的丰城洪州窑要晚,是民间的地方窑口。这些器物花纹非常精美,不亚于洪州窑。他个人判断它与洪州窑是一个体系,但洪州窑的器物还没看到有这么精美的花纹。这些器物是用田土(农田里的陶土)烧制,并不是瓷土,所以胎体呈黑灰色。进贤离丰城很近,民间窑口有可能既传承了洪州窑的工艺,又有李渡独特的制作工艺。
11月24日下午,田庄表示,他们已经进行了初步勘查,确定发掘现场是一个古窑址,目前已经上报上级部门,省文物局也将派专家前来勘查定论。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