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长期应用于临床的鼻渊宁汤,治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疗效甚佳
一个长期应用于临床的鼻渊宁汤,治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疗效甚佳
鼻渊宁汤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该方剂由多种中药组成,具有辛开散发、苦寒泄热的功效,能够表里同治,对改善鼻部症状有显著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鼻渊宁汤的组成、功效以及方中药物的具体分析。
苍耳子10克,辛夷10克,白芷30克,薄荷15克,竹茹20克,败酱草25克,川芎20克,木通10克,荆芥15克,金银花15克,牛蒡子15克,黄芩10克,路路通20克,芦根15克,连翘15克。
主治
急慢性鼻炎,鼻窦炎。
方解
全方用药以辛开散发为主,内含苦寒泄热之品,可表里同治。鼻开窍于肺,为肺之门户,治疗鼻之病,当先从治肺。《温病条辨·卷一》言“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素问·五藏别论篇》云:“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故方中所选药物以归肺经为主。
方中败酱草、连翘、竹茹祛风清热,排脓解毒共为君药。
辛夷、苍耳、牛蒡子、荆芥、金银花、黄芩合用,清宣肺卫,使外得以疏散风热之邪,内得以清化痰湿,且能加强君药清肺化痰之功,同时开通鼻窍,共为臣药。
薄荷、白芷、川芎、川木通、路路通、芦根共用,既能助君臣之药疏散外感之风热,又能使肺内之郁热得以从下而出,同时活血通经,治鼻渊所致头晕、头痛等兼症,为佐药。
本方长期运用于临床,疗效甚佳。
方中药味分析
苍耳子
【性味】辛、苦,温;有毒。
【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苍耳子: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辛夷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窍。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
白芷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髀、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薄荷
【性味】辛,凉。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主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竹茹
【性味】性微寒,味甘。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败酱草
【性味】辛、苦,凉。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川芎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木通
【性味】苦,凉。
【归经】入心、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
荆芥
【性味】辛,微温。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金银花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
牛蒡子
【性味】辛苦,凉。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
黄芪
【性味】甘,微温。
【功能主治】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路路通
【性味】苦,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用于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
芦根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肺痿,肺痈。并解河豚鱼毒。
连翘
【性味】苦,凉。
【归经】入心、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特别提醒:本文所涉及之处方用药,仅供临床医生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