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开宝九年》:北宋历史上引发后世争议谜团的精彩解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开宝九年》:北宋历史上引发后世争议谜团的精彩解读

引用
豆瓣
1.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335010/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赵匡胤突然离世,其弟赵光义继位,这一历史事件引发了后世无数的猜测与争议。《开宝九年》一书以这一历史事件为核心,通过深入细致的综合分析与考证,为读者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真相。

北宋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是宋朝历史上一个充满谜团与转折的年份。这一年,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突然离世,其弟赵光义继位,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皇位继承的猜测与争议。

开宝九年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步入晚年。据说,他原本有意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德昭。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抬高赵德昭的地位,并试图削弱赵光义的权力。例如,他敕封赵德昭为兴元尹,使其官衔与赵光义平齐,并首次让赵德昭代表大宋王朝接待吴越国王,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向朝廷内外释放一个重要信号。此外,宋太祖还提出了迁都洛阳的打算,这既是为了国家的千秋大业,也是为了跳出赵光义多年经营的开封圈子,为赵德昭的继位铺路。然而,这些至措并未能如愿以偿,反而激起了赵光义的警觉与不满。

就在这一年,宋太祖的病情突然恶化。据《宋史》记载,10月20日晚上,赵匡胤在万岁殿暴崩,而赵光义则在次日继承了皇位。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引起了后世无数的猜测与争议。关于赵匡胤的死因和赵光义的继位,历史上存在着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弑兄登基说"。据《湘山野录》和《烬余录》等野史记载,赵匡胤在病重之际,曾召赵光义进宫饮酒。兄弟二人在宫中对饮至深夜,期间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猛刺,并大喊“好做好做" ,但具体是称赞还是怒骂,后世不得而知,而赵光文则一反常态,在寝宫留宿,第二天,赵匡胤便不明不白地暴崩。有传闻称,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已久,当夜趁赵匡胤醉酒便调戏了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赵匡胤拿起玉斧欲刺赵光义,但力不从心,最终被赵光义弑杀算位。

另一种说法是“捷足登基说"。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认为,赵匡胤在当晚四更时已经去世,宋皇后便让内侍王继恩召集皇子赵德芳进宫。但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有传位给赵光义的想法,便违背了宋皇后的命令,直接将赵光义带进内言,进宫之后,宋皇后问是否是德芳来了,王继恩回答是晋王。宋皇后惊诧之下醒悟万事皆休,便哭泣对赵光义说:"我们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虽然这一说法为赵光义制造了不在场的证据,但仍有诸多疑点。比如王继恩违背皇后旨意、赵光义私行进言、赵匡胤长子和幼子神秘暴亡,以及宋皇后死后赵光义的所作所为等等。

北宋开国之初的这起所谓“烛影斧声”事件,无疑是扑朔迷离的。《开宝九年》一书便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核心,通过深入细致的综合分析与考证,为读者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真相。书中,作者详细梳理了“烛影斧声”事件发生前后的种种大事小情,从而清晰地呈现了赵匡胤与赵光义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宋初皇权交替的合乎历史的完整的逻辑链。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赵光义其实早有篡位之心。在即位之前,他暗中积蓄力量,处心积虑地谋划着权力的转移。而即位之后,他更是采取了一系列为政举措,试图洗脱自己“弑兄篡位”的嫌疑,为其皇位的正统性做注解。详细阅读本书之后,可以得出这一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作者基于对史料的深入挖掘和细致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为了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作者从微观历史研究入手,对诸多北宋初期的历史疑案进行了深入解读。他通过对比不同史料的记载,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全面剖析。这种严谨而细致的治学态度,加上文采斐然的写作,使本书在揭示历史真相,展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的同时,成为一本很具文学性的历史读物。

《开宝九年》

评价人数不足

祁新龙 / 2025 / 东方出版社

书名:开宝九年

作者: 祁新龙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25-1-1

页数: 328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