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防务专家:英国军队只有25辆主战坦克处于可作战状态
英国防务专家:英国军队只有25辆主战坦克处于可作战状态
英国国防专家弗朗西斯·图萨近日在《卫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英国军队目前只有25辆主战坦克处于可作战状态,面临严峻挑战。
当英国宣布派遣2万部队时,军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这一消息来自国际著名防务评论员弗朗西斯·图萨(Francis Tusa)在《卫报(The Independent)》发表的对英国国防状态的实时评论。
图萨是一位拥有超过20年经验的防务记者。他的职业生涯始于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 for Defence Studies),在那里他主要报道中东和欧洲的防务话题。后来,他转型为自由撰稿人,撰写了广泛的防务和安全相关内容。
主战坦克数量降至灾难性低点
目前,主战坦克(MBT)的数量已达到灾难性低点。挑战者2型(Challenger 2)坦克车队(1990年代购买了400多辆)理论上应该有213辆,但在将14辆捐赠给乌克兰后,数量减少到这一水平。
然而,这些坦克一直处于“恶性忽视”的状态——2000年代和2010年代,维护预算大幅削减,备件没有采购,供应链也因公司倒闭而消失。
2023年,有报道称,车队中大约160辆处于可用状态(经过大量且昂贵的维修),而且这一情况还在恶化。最终结果是,皇家装甲兵(Royal Armoured Corps)已经多年无法部署一个完整的挑战者2型坦克团——59辆坦克。
而缺乏足够的挑战者2型坦克,意味着军队的主战坦克数量一直维持在20至25辆的低水平。如果丹麦和瑞典的坦克部队比英国更强,你就知道问题有多严重。正如乌克兰战争所展示的,坦克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维和部队需要具备威慑力的情况下。
炮兵装备同样堪忧
皇家炮兵(Royal Artillery)曾拥有超过100门自行火炮AS90,但和挑战者2坦克一样,这些也被冷落至废弃状态,甚至连用于训练的炮兵都所剩无几。
在新冠疫情爆发前,一位接管AS90炮兵团的中校曾表示:“我有24门火炮,但没有履带,没有发动机。我要做很多工作才能防止士气崩溃。”那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再次强调,缺乏备件和断裂的供应链并未让情况变得好转。
至少32门AS90火炮已被赠送给乌克兰——这一决定是完全合理的,但这也意味着军队几乎没有炮兵了。为弥补这一空缺,临时采购了14门瑞典“阿尔彻”155毫米火炮,但这数量极其有限。
如果乌克兰战争告诉我们什么,那就是炮兵依旧是战场上的“女王”。如果英国派遣部队驻扎在乌克兰,将需要更多的炮兵支持,否则其威慑力将大打折扣。
即便假设军队能够部署12门“阿尔彻”火炮作为乌克兰地面部队的一部分(至少需要24-36门才能保证作战能力),要使其具备战斗力,弹药储备是必不可少的。
乌克兰战场已经证明,每门火炮每天至少需要200发炮弹——这只是最低需求,绝不是上限。而且至少需要30天,甚至60天的弹药储备。
总的来说,这至少需要75,000发炮弹,价值3.5亿英镑,甚至高达150,000发炮弹,价值7亿英镑。目前,英国根本没有足够的炮弹库存来应对冲突,实际上,达到这一水平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
其他装备状况同样堪忧
35年前,战士型步兵战车(Warrior)冲入了科威特;30年前,战士型战斗群被部署到波斯尼亚,并受到广泛称赞。直到今天,仍在服役的战车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化升级,升级机会被一再推迟。
一些积极进展
博克萨(Boxer)装甲运兵车已经进入全面生产,车辆正按计划交付给用户;挑战者3型坦克(Challenger 3)的升级工作正在进行,以打造当前挑战者2型的新版本;阿贾克斯(Ajax)系列装甲车辆也在生产中;去年,英国与德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博克萨装甲车的炮兵版本。因此,我们看到一些曙光,也许黑暗的日子即将过去。
然而,问题依然存在——挑战者3型坦克最早也要两年后才能交付,并且这些坦克将仅用于试验,而非实际作战。虽然业界提出了加速交付博克萨的方案,但军方和国防部并未接受,因此,军队要能够将其部署到战斗区域,还需要数年时间。
同样,新的炮兵系统预计要等到本世纪末才能交付——也就是大约5到6年的等待时间(相比之下,乌克兰的博克萨炮兵系统从订单到交付仅用了27个月。英国也收到了加速交付的提议,但至今尚未做出决定)。至于阿贾克斯系列?谁知道呢?它已经推迟了十年。
面临的挑战
即使你能集合一个12,000人的部队,6到8个月后你也需要用另一批12,000名士兵进行轮换,之后每6到8个月就需要轮换一次。在目前的资金安排下,军队(皇家海军和皇家空军也是如此)根本没有能力做这些。
至于任何乌克兰维和行动的成本,参照1990年代和2000年代的数据,12,000至15,000人的部队至少需要30到50亿英镑。再一次,军队并没有为此做好资金准备,因此这一费用只能从中央储备中拨款。
因此,必须提出一系列更广泛的问题。军队是否已经对高层说出了真话,告知它能实际做到的程度?还是那种著名的“能行”态度主导了一切:“别担心,到了关键时刻,一切都会顺利的”?是否因为体面问题,军队没有指出自己的缺陷,导致首相没有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
(本文原文来自The Independent)